主页

余杭未来科技城万通中心 / CLOU Architects

余杭未来科技城万通中心 / CLOU Architects  - 更多图片+ 15

  • 建筑师: CLOU architects; CLOU architects
  • 面积 该建筑项目的领域 面积:  80000
  • 项目年份 该建筑项目的竣工年份 项目年份:  2019
  • 摄影师
    摄影师:吴清山
  • 客户: 万通地产
  • 项目总监: Jan F. Clostermann
  • 合伙人: Christian Taeubert
  • 主持建筑师: Phi Wenhui Lu
展开收起
呈阶梯排布的裙楼在一至三层形成错落有致的室外平台,大面积 地将主楼串联,提供通畅的流线和充足的公共空间 © 吴清山

万通中心是建筑面积80,000平方米,集零售、办公、SOHO公寓于一体的社区型商业综合体,在功能上同时满足人们在此工作、休闲、社交等多线程交汇的当代生活方式。

© 吴清山

项目位于余杭未来科技城。五年前,我们来到位于杭州市以西的余杭区,进行了第一次现场勘察。如今高楼林立的“科技城”,当时还保持着一片片农田的原始样貌。然而,整片区域的潜力蓄势待发,近年来更在阿里巴巴西溪园区落成影响力的带动下,迅速发展为高新企业的孵化基地,天际线已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呈阶梯排布的裙楼在一至三层形成错落有致的室外平台,大面积 地将主楼串联,提供通畅的流线和充足的公共空间 © 吴清山
三座主楼在高层处保持着宽敞的楼间距,视野无遮挡,遥望地块东南方向的西溪 国家湿地公园 © 吴清山

我们当时的设计挑战之一,正是那日新月异的大环境。如何设计出呼应区域发展与变化的作品,在商业地产、住宅楼林立的天际线中,依然有着显著的一席之地?

© 吴清山

在高层建筑密集的区域,高楼与高楼之间的一些间隔地带,就像一个个未定义的“隔离区”,高耸的建筑体量与狭窄的开放空间形成巨大的反差。我们的设计目的则是减少建筑之间的隔离地带,定义公共空间,打造出和谐、具有整体性的建筑群落,缓解人们在高密度区域中可能产生的压迫感与孤立感。

© 吴清山
主楼的外立面由白色花岗石纵横排布出“格栅式”的纹理 © 吴清山

项目由一座21层的办公塔楼、两座100米等高的SOHO公寓楼,以及三层商业裙楼共同组成。两座东西朝向的SOHO楼坐落于地块的边界,分别与地块一侧的道路相邻;办公楼经过45度角旋转,主立面朝向与地块毗邻的主路交叉口,楼前自然形成一个开放的转角广场,与延伸的市政绿化带浑然一体。

© 吴清山

三座主楼在高层处保持着宽敞的楼间距,视野相互无遮挡,遥望地块东南方向的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呈阶梯排布的裙楼则在一至三层形成错落有致的室外平台,大面积地将主楼串联,提供通畅的流线和充足的公共空间,并在中心处环绕出一个内向的广场,将地块利用率达到最大化。

项目由一座办公塔楼、两座SOHO公寓楼,以及三层商业裙楼共同组成 © 吴清山

主楼的外立面由白色花岗石纵横排布出“格栅式”的纹理。显眼的白色线条让建筑具有相当的标志性,在远距离即可辨认;同时,小尺度的矩形与建筑自身的大体量形成对照,增强了比例感。此外,办公楼立面的一部分小矩形向外凸起,形成立体飘窗,仿佛为外立面增添了一个具有动感与趣味的新维度。而两座SOHO塔楼则保持自下至上光滑的表皮,平衡了建筑群落视觉效果的秩序性。

办公楼立面的一部分小矩形向外凸起,形成立体飘窗 © 吴清山

如今,余杭未来科技城已经颇具规模,在一片网格排布、横平竖直的高层建筑中,互成角度、纹理分明的万通中心楼群颇具特色。建成的两座平行的SOHO楼和一座经过旋转的办公楼朝向各自的焦点向上“生长”。阶梯形态的商业裙楼串联着塔楼,扎稳地面、向下延展,从平面看蜿蜒曲折,形成向内引导的条条路径,从纵向看层次分明,错落出足量的商业、公共空间。整体建筑为附近较为同质化的建筑氛围带来一些友好的“视觉变量”。

© 吴清山

项目图库

查看全部显示较少
关于这家事务所
引用: "余杭未来科技城万通中心 / CLOU Architects " [Vantone Center / CLOU Architects] 14 10月 2019. ArchDaily. Accesed . <https://www.archdaily.cn/cn/926406/yu-hang-wei-lai-ke-ji-cheng-mo-tong-zhong-xin-clou-architects>

您已开始关注第一个帐户了!

你知道吗?

您现在将根据您所关注的内容收到更新!个性化您的 stream 并开始关注您最喜欢的作者,办公室和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