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20日,第八届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深圳)(以下简称“深双”)开幕新闻发布会在深圳市当代艺术与城市规划馆举行,宣布本届深双即将正式拉开序幕。
本届深双主题为“城市交互”,由建筑师、麻省理工学院“可感知城市实验室”负责人卡洛·拉蒂(Carlo Ratti)、中国工程院院士孟建民、著名策展人与艺术评论家法比奥·卡瓦卢奇(Fabio Cavallucci)三人担任总策展人;由华南–都灵联合实验室(都灵理工大学和华南理工大学)担任学术策展人。展览于2019年12月21日在主展场深圳福田高铁站和深圳市当代艺术与城市规划馆开幕,并于12月22日开始正式向公众开放。同时,深圳各区9个分展场将与主展场联动,形成遍布全城的有机交互网络。
展览包含两个板块,即“城市之眼”和“城市升维”,将分别从不同角度探讨城市空间与科技创新之间不断发展的关系。主展场将展出共计140多件作品,汇集来自24个国家及地区的280多位参展人,包括MVRDV建筑事务所、利亚姆·扬(Liam Young)、斯坦法诺·博埃里(Stefano Boeri)、藤本壮介(Sou Fujimoto)、托马斯·赫斯维克(Thomas Heatherwick)、池田亮司(Ryoji Ikeda),以及王澍、张永和、多米尼克·佩罗(Dominique Perrault)、袁烽、刘慈欣、崔愷院士、王建国院士等国际国内著名的建筑师、艺术家和机构。
“城市之眼”板块展场位于福田高铁站,由卡洛·拉蒂和华南-都灵联合实验室联合策划,旨在探索人工智能将如何影响城市建筑和人们的日常生活,开启一场有关“未来×科技×城市”的交流——揭示技术的变化,并促进设计对科技的回应。
观察、解读人们在城市空间中的运动和流转,对设计师、规划师,以及任何关心城市运作的人都极其重要。1961年,简·雅各布斯(Jane Jacobs)提出了“街道之眼”的概念。半个世纪后,随着人工智能、深度学习和图像识别的发展,建筑正在获得“看”的全部能力,以数字技术手段延展现实体验,从不同维度激发空间新的意识。“城市之眼”板块的构思历时15个月,以“开源策展”的方式汇聚许多学科的观点并最终呈现。于2019年4月1日至5月30日展开的全球公开征集吸引了四大洲280多名申请者,分别来自中国、美国、俄罗斯、德国、哥伦比亚、韩国等多个国家。展览由“世界城市实验室”“移动出行”“硅基学徒”“数字社会”“设计智能”“人工生态”“抵御技术”“城市策展”八个子板块构成,从多角度探讨“城市之眼”场景对日常生活的不同影响。与此同时,行业领先的建筑师、设计师、学者也作为“特邀评论人”参与了展览。
*以下内容为精选内容,并非全部内容
世界城市实验室
“即时之城”、“奇迹之城”、“世界工厂”。在过去的40年里,深圳被贴上了许多标签。然而,陈旧的定义很难把握这个大都市的未来前景。地球上很少有其他地方能够同样地深入集成数字技术和城市构造。根据这一实验,深圳脱颖而出,作为探索“城市之眼”对先进阶段建筑环境影响的场地之一。这就是世界城市实验室。
海洋新城和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深圳的生产力城市
塔科玛·法兰奇曼城市设计 / 美国
都市见证:蛇口渔港之转型
INTACT STUDIO,艾登,李丽朋 / 中国
以空间感知技术为基础,记录特定城市形态的转变过程,通过一系列数字化处理,将空间信息进行存档、整理,并以三维角度的方式呈现。我们希望通过创造与以往不同的空间认知,为城市发展的讨论带来新的视点。
情感气球
戎航,夏德岛与CIVIS 设计公司 / 美国
SENSING CITIES
崔亦伶 + 张馨月
以卫星遥感分析图集组成,重点围绕过去30年珠三角城市建设的进程分析。一个眼睛在天上记录,千万双眼睛在城市中经 历—-这30年积累的各种城市观测角度得以聚集在一起、形成共识、展望未来。
即时休息室
UEO 设计公司 / 美国,中国
移动新域
移动性正处于交叉路口。无人驾驶技术、人工智能和新型微型交通共享的引入,已经使我们在城市中的出行方式变得多样化。此外,实时数据让我们增加了共享骑乘的利用率。随着汽车改变了形式并且变得更像带轮子的电脑,也多亏了成千上万的嵌入式传感器收集了用户的偏好信息和建筑环境的状态,移动性带给了我们新的工具,以便我们更好地了解城市,并用数据塑造它们。
城市和天空之上
MVRDV 建筑事务所, 空中客车 / 荷兰,法国
展览以一个圆形展台的形式,邀请观众在透明的充气椅和充气坐垫上放松,由此将他们的目光转向头顶上方的圆顶。一个视频将被投影在圆顶上,引导参观者了解城市交通的历史、引入一种新的颠覆性技术时所面临的挑战,以及空中客车集团城市交通事业部和MVRDV对未来城市空中交通的展望。
自主街道:深圳未来生活的一天
KPF建筑事务所 / 美国,中国香港
自动泊车多功能坊
弹性运动设计室 / 韩国
硅基学徒
如果技术可以重设建筑环境,使它能够看到东西,谁应该教新“城市之眼”该看什么?机器人在机器学习过程中向谁学习?本节主要讨论人工视觉的演变以及群众对它的反映,最终围绕技术和已建成的基础设施之间的相互作用,并从不同的视角观察它。
第三只眼
邱外山,刘浔,A-stra顾问
本展览旨在通过展示多个跨学科的设计研究和项目,来探讨在诸如人工智能、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和生成设计等日益成为主流的当下,数字化技术是如何成为设计师的第三只眼,去更有效地洞悉人、城市和自然三者间的复杂关系。
建筑之声
包库 / 意大利
叠影入境
陈辉,乔柳,钟凯 / 中国
尝试将无人机航拍画面、摄影测量重建的三维场景与Grasshopper编程动态图形融合在一起,创造出“城市之眼”,并对重庆的化龙桥片区进行生动的、跨越千年时间的、深入的数字化解析与展望。
Photoshop城市
主簿建筑事务所/ 瑞典
数字社会
本节围绕人、技术和空间之间的互动展开。从观察当数据被用来更好地了解社会时可以实现什么,到使用虚拟平台作为收集人们数据的空间,本节探讨了居民参与城市建设的新方式。
生活在“科技天堂”
握手302 / 中国
深圳长桌
Wee工作室,LOW-REZ / 美国
泉州南安文化中心
崔愷 / 中国
在线/在现场
跨界设计实验室 / 美国
设计智能
人工智能的最新进展引发了许多道德伦理问题。机器应该如何行使?充满人工智能的建筑应该如何应对居民?本节探讨如何将“téchne”和“logos”这两种人类独有的特权与自动化和算法结合在一起。最终,它将展示新技术如何重塑我们规划、设计和建造城市的方式,因为在比特和原子的交汇处,我们周围的空间已充满了数字数据。
游木(目)
袁烽 / 中国
城市肌肤
张利, 邓慧姝,曼知灵 / 中国,意大利
有信模,谁都是规划师!
未来 + 学院 / 中国
重编战后的叙利亚-当数字邂逅建筑和文化
重参工作室/ 再参工作室- 数字化工作室 / 黎巴嫩
人性之城
托马斯·赫斯维克
人工生态
计算正在加速城市中自然与人工的融合。半机械化就是把自然的东西变成人工的东西。但是,由于传感器和驱动器无处不在,一种对称的方法正在把人工——尤其是建筑环境——引向自然。本节探讨上述力量如何引领一种新的控制论生态——一个万物相连的网络。
帝王蝶保护区生物信息学
米切尔·乔基姆, 维维安·关 ,Terreform One工作室/ 美国
粉尘箱. 灰尘传感器能看见什么?
阿达姆·胡德克,托马斯·蒂希米罗夫 / 奥地利
数据景观
贾森·希尔格福特, 周一帆,范隽仪 / 中国香港
“点绿城市”行动
大自然保护协会深圳保护项目队 / 中国
智慧村庄
林茨艺术大学,广州美术学院 / 奥地利,中国
开采基础设施网络
跨尺度设计实验室(康奈尔大学)/ 美国
抵御技术
里奇·古尔德有个著名的提问:你的床得要多聪明才能让你晚上不怕睡觉?本部分探讨人们在面对技术侵入时的反映。它分为两部分:抵御技术——人们运用创造力去对抗技术侵入,以及抵御技术的案例——技术成为一种恰当的赋能工具。
情感之城
张婕,赛耶尔·帕特勒,拉菲·特切克 /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
迷彩编舞
利亚姆·扬 / 澳大利亚
寻找布鲁内莱斯基
张永和 / 非常建筑
欲望网络
尼迪·辛格·拉索尔 / 印度
策展城市
在过去的15年里,深双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城市转型的平台。本届双年展于福田火车站举办展览的决定,将使展览能够接触到比以往更加广泛的观众。它将探索正被“城市之眼”积极改造的第一手公共空间。通过场地的特殊性和它与城市其他部分的关系,我们希望促进一个关于深圳未来的共同对话。在这个板块,我们展望深双“策展城市”的目标,将其作为一个创造性实践的试验基地。
城市社区的策展实践 - 中康艺术长廊
梅林行动 / 中国
互联广场. 2019/2020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福田高铁站广场总平面
“城市之眼”策展团队,南沙原创建筑设计工作室(香港),直向建筑,丘·建筑设计,犬吠工作室+ 东京工业大学塚本实验室,杰恩创意设计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建筑工程深圳设计中心
咨询台:扫描交互游戏
MVRDV 建筑事务所, 阿丽亚娜, 山姆·基恩, 库珀联盟 / 荷兰,美国
美国技术史学家梅尔文·克兰兹伯格(Melvin Kranzberg)说:技术无所谓好坏。“城市之眼”展览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设计,讨论我们自己作为被观察者的角色,并邀请观众重新审视技术的未来。
荷兰建筑事务所MVRDV在福田高铁站展场两端设计了两个信息点,并在库柏联盟的技术支持下,设计了一个交互游戏。观众可以自由选择加入游戏,录入自己的头像、以及观展爱好信息,展场内的一系列交互数字面板就会为观众提供符合爱好的观展路径,让观众体验成为展览的一部分。
展览信息
2019 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深圳)
主题:城市交互
板块:城市之眼
主展场:福田高铁站
地址:深圳市福田区福华一路与益田路交叉口
路线:地铁2/3/11号线福田站内 沿导视标识可到达(靠近福田站6、7、12、13、14出口),地铁4号线市民中心站(E出口前行250米至福田站15出口)
展览时间:2019年12月22日 至 2020年3月8日(拟于 2020 年1月19日至2月3日因春运闭展)
主策展人:卡洛·拉蒂
学术策展人:都灵理工大学: 博明凯; 华南理工大学: 孙一民 ( 华南– 都灵联合实验室)
执行策展人:贝丹尼(卡洛·拉蒂建筑设计事务所),爱兜 (都灵理工大学),徐好好 (华南理工大学)
总编辑和活动总策划:瓦莱里娅·费代里吉 (都灵理工大学)
展览及平面设计总策划:克劳迪亚·梅纳迪 (卡洛·拉蒂建筑设计事务所)
展览及现场总协调:莫妮卡·纳索 (都灵理工大学)
创意顾问(设计):伊塔洛·罗塔
助理策展人:埃里卡·贝特加 (卡洛·拉蒂建筑设计事务所),尼科洛·特罗内 (卡洛·拉蒂建筑设计事务所), 卡米拉·佛罗瑞纳 ( 都灵理工大学),何幸鑫 (卡洛·拉蒂建筑设计事务所),林嘉晨 (卡洛·拉蒂建筑设计事务所), 陆宪
展览制作经理:费雷迪·库勒尔(深圳市雷小贝设计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