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1. ArchDaily
  2. 新闻

新闻

海拔2735米高地,纯木结构避难所无畏冰川 / EPFL

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EPFL)建筑系学生在海拔2735米的地方设计了名为“Bonatti Bivouc”的装置,一个为 Neuve 冰川而建造的临时避难所。这个避难所使用这个信封作为结构原型,并且实现了避免使用一切金属件、螺丝和钉子。根据理论建筑学者 Semper 的描述,他们设计这座建筑的关键是对节点的优化。

海拔2735米高地,纯木结构避难所无畏冰川 / EPFL  - Image 1 of 4海拔2735米高地,纯木结构避难所无畏冰川 / EPFL  - Image 2 of 4海拔2735米高地,纯木结构避难所无畏冰川 / EPFL  - Image 3 of 4海拔2735米高地,纯木结构避难所无畏冰川 / EPFL  - Image 4 of 4海拔2735米高地,纯木结构避难所无畏冰川 / EPFL  - 更多图片+ 22

2017衲田杯国际竞赛参赛方案,以中国宝塔为原型创造‘漩涡’瞭望塔

该项的设计方案来自于 Stefano Corbo Studio 斯特凡诺科博设计工作室在“ 衲田杯国际设计大赛上的参赛方案,这也是对原有桥梁的延续,同样也为公众提供了一条独特的道路,并且还为周边的花卉种植区提供了一个视觉连接效果。这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地标性建筑结合了中国建筑中的“宝塔和陶瓷塔”的样式,并采用了长城上面的动态几何结构,其壮观的布局与它不断变化的地形有着直接的关系。

新算法算出世界上最环保的城市

估算一个城市的绿化程度有很多不同的方法。我们可以数公园的数量,或是把所有的绿地加起来,只对森林面积进行量化,确定指定树木的数量等,根据目前的最新方法,我们可以从居民的角度来进行分析。由 Newsha Ghaeli 领导的一个研究团队日前在麻省理工学院的感知城市实验室里研究出了一种新方法,他们发现在行人眼里一个城市的绿色环保是什么样子的。

这种方法通过采用谷歌街景图像来进行计算,它估算出每幅图像中树木和其它植被所占的百分比。“这对了解清楚街道上的树木和数量是十分重要的,因为这就是我们生活的城市”,Ghaeli 说道。

高科技综合体 'Dutch Mountains' 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木建筑

位于荷兰埃因霍温Veldhoven镇郊外,“世界上最大的木建筑”方案已经公布。'Dutch Mountains' 综合体的构想来自一个跨专业的团队,由科技公司、供应商、建筑师和开发商组成,包括为居民和游客提供的高科技、多功能项目。

Diller Scofidio + Renfro, Brooks + Scarpa 位居 2018 AIA 荣誉奖名列

17个项目已被美国建筑师协会(AIA)选为今年的协会建筑荣誉奖(Institute Honor Awards for Architecture)得主。这一奖项只颁发给美国最享有名气的建筑、室内建筑和城市设计典范。

五百余份意见书最终决定了得奖者。AIA 将于六月份在纽约市举办的会议上为这十七名获奖者颁发奖项。

‘好吃的’建筑:3D打印巧克力,用数字智慧美学填满你的胃

Universal Favourite 公司采用3D 打印技术制作模具,在此基础上设计出一套形状互补的模块化巧克力。如果有建筑师偏爱甜品,那么这就是专为他们打造的美食。独特的形状使得它们可以两两相互组合,并作为一整块巧克力供人品尝。

‘好吃的’建筑:3D打印巧克力,用数字智慧美学填满你的胃 - Image 1 of 4‘好吃的’建筑:3D打印巧克力,用数字智慧美学填满你的胃 - Image 2 of 4‘好吃的’建筑:3D打印巧克力,用数字智慧美学填满你的胃 - Image 3 of 4‘好吃的’建筑:3D打印巧克力,用数字智慧美学填满你的胃 - Image 4 of 4‘好吃的’建筑:3D打印巧克力,用数字智慧美学填满你的胃 - Image 5 of 4‘好吃的’建筑:3D打印巧克力,用数字智慧美学填满你的胃 - Image 6 of 4‘好吃的’建筑:3D打印巧克力,用数字智慧美学填满你的胃 - Image 7 of 4‘好吃的’建筑:3D打印巧克力,用数字智慧美学填满你的胃 - Image 8 of 4‘好吃的’建筑:3D打印巧克力,用数字智慧美学填满你的胃 - Image 9 of 4‘好吃的’建筑:3D打印巧克力,用数字智慧美学填满你的胃 - Image 10 of 4‘好吃的’建筑:3D打印巧克力,用数字智慧美学填满你的胃 - 更多图片+ 17

专访 Aedas 温子先,分享国际顶尖建筑事务所的运营奥秘

享誉全球的建筑设计事务所 Aedas 自1985年在香港创立,并在2002年在北京设立第一家内地办公室至今的15年间,一直在大型商业综合体和高层建筑等众多建筑领域领先业界水平。其中最为人熟知的项目要数香港国际机场的中场客运廊,还有去年新落成的上海星荟中心

根据英国 Building Design 网站评选的“2017年度100强建筑事务所”排名显示,Aedas 以拥有788名注册建筑师和全球各地共13间办公室的规模,以及2.3至2.9亿美元的年度收益位居中国地区榜首,全球第9名。Aedas 传奇般的飞速发展,与其独具针对性的设计方案和高效的执行力有着紧密关联。

ArchDaily 此次有幸采访 Aedas 全球设计董事 Andy Wen 温子先博士,与读者分享大型国际事务所的运营智慧。

专访 Aedas 温子先,分享国际顶尖建筑事务所的运营奥秘 - Arch Daily 访谈专访 Aedas 温子先,分享国际顶尖建筑事务所的运营奥秘 - Arch Daily 访谈专访 Aedas 温子先,分享国际顶尖建筑事务所的运营奥秘 - Arch Daily 访谈专访 Aedas 温子先,分享国际顶尖建筑事务所的运营奥秘 - Arch Daily 访谈专访 Aedas 温子先,分享国际顶尖建筑事务所的运营奥秘 - 更多图片+ 5

亚马逊无人便利店“Amazon Go”在西雅图正式开放

由亚马逊创新设计建造的无人结账式便利店“Amazon Go”日前在西雅图正式向公众开放。

该便利店位于亚马逊办公大楼的所在地,面积为167平方米,主要出售食品杂货和便利物品。顾客购物时,只需用智能手机上的亚马逊应用程序进行扫描即可,然后通过旋转门完成购物。

通过使用智能机器,将计算机视觉系统和人工智能技术(由智能摄像头和重量传感器结合在一起)相结合,商店就可以追踪顾客的行为,当他们从货架上取下商品时,商店就会创建一个虚拟购物清单。当顾客完成购物时,他们只需通过旋转门离开商店,顾客的亚马逊账户就会自动的付费。

新列宁格勒围城博物馆入围方案,建筑直指蓝天体现俄国精神

Lahdelma & Mahalmäki 是创建位于华沙的波兰犹太人历史博物馆的建筑师。他们这次的设计方案入围了竞赛的最后阶段,新项目是位于俄罗斯圣彼得堡的列宁格勒防御与围城博物馆。在此次竞赛中, Lahdelma & Mahalmäki 建筑事务所和 Ralph Appelbaum Associates 建筑事务所联手合作,主要设计了三个部分:生命之线 "Thread of Life"(博物馆和展览区),列宁格勒英雄纪念碑 "Memorial of Heroes of Leningrad",还有证词广场 "Square of Testimony"。他们的设计方案在投票中大受热捧,方案采用了新古典主义的网格结构,将城市、公园和博物馆三者紧密连接。

新列宁格勒围城博物馆入围方案,建筑直指蓝天体现俄国精神 - Image 1 of 4新列宁格勒围城博物馆入围方案,建筑直指蓝天体现俄国精神 - Image 2 of 4新列宁格勒围城博物馆入围方案,建筑直指蓝天体现俄国精神 - Image 3 of 4新列宁格勒围城博物馆入围方案,建筑直指蓝天体现俄国精神 - Image 4 of 4新列宁格勒围城博物馆入围方案,建筑直指蓝天体现俄国精神 - 更多图片+ 7

重磅!SHL 加盟 Perkins+Will
,在上海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2018年1月24日,世界知名建筑设计事务所之一,Schmidt Hammer Lassen (SHL)在上海正式加盟 Perkins+Will 全球建筑设计事务所,双方的战略伙伴关系将拓展 SHL 在中国的发展,强化 Perkins+Will 在可持续性与卓越设计方面的投入和努力,强强联手共同开拓中国的建筑市场。

Harrison 指出:“这次合作是基于 Perkins+Will 与 Schmidt Hammer Lassen 共同的价值观:卓越设计、可持续性、追求创新与最高水准的客户服务。我们还保有同样的设计精神,深信卓尔不凡的建筑始终都是民主的,并要服务于更大的善举。我们在每个层面都很匹配。”

撕撕撕,用日本便签撕出清水寺!

建筑爱好者和业余考古学家会做笔记——或者更确切地说,准备做笔记。

日本模型公司 Triad 发布了一款名为 Omoshiro Block (大概翻译为 “fun Block” )的新系列记事本,它慢慢地展现出复杂的建筑风格。每座建筑最初都是一张普通的纸质卡片,每一块都是专门用来制作日本最知名建筑的三维模型的,比如京都的清水寺、东京的浅草寺和东京塔。

撕撕撕,用日本便签撕出清水寺! - Image 1 of 4撕撕撕,用日本便签撕出清水寺! - Image 2 of 4撕撕撕,用日本便签撕出清水寺! - Image 3 of 4撕撕撕,用日本便签撕出清水寺! - Image 4 of 4撕撕撕,用日本便签撕出清水寺! - 更多图片+ 8

重生还是消亡?新经济城市模式下的购物中心建筑的转变

西班牙建筑事务所 Ecosistema Urbano 分析了购物中心作为二十一世纪美国商业建筑最重要的类型学之一,并在此文讨论了其兴起和消亡的历史过程,以及在美国以外世界各地所取得的巨大成功。尽管购物中心多年来在“空间、方案、设计元素”上并无太大演变,但该类型学的发展历程仍然值得细究。

我们如今理解并体验的消费概念,可能已经日渐式微。近年来,世界各地的购物中心或许历经辉煌,却从未真切地被当作一个试验和创新的领域。

查看全文

重生还是消亡?新经济城市模式下的购物中心建筑的转变 - Image 1 of 4重生还是消亡?新经济城市模式下的购物中心建筑的转变 - Image 2 of 4重生还是消亡?新经济城市模式下的购物中心建筑的转变 - Image 3 of 4重生还是消亡?新经济城市模式下的购物中心建筑的转变 - Image 4 of 4重生还是消亡?新经济城市模式下的购物中心建筑的转变 - 更多图片+ 8

ArchDaily 2018年度建筑大奖,提名开放!

2017年,ArchDaily 的传播力一年胜过一年——读者群体持续在全球各地不断增长,当中不乏来自发展中国家的建筑师和建筑爱好者。我们的读者群体比大家想象中的更加多元化,并以此为傲!

2017年对于 ArchDaily 来说是决定性的一年。我们面对着世界上大大小小的改变,与许多人一样面对着不确定的未来,但这些考验同时也让我们更加确信创立 ArchDaily 的初衷——为建筑师提供知识和资讯,成为有利于大众的工具,让建筑行业变得更为具包容性也更加平等。因此为了坚守这一初衷,我们现正根据大数据所提供的信息,集读者之力评选出能够获得 ArchDaily 年度建筑大奖的项目。

今年已是年度建筑大奖举行的第九年,一直以来我们相信读者们足以肩负评选建筑项目的重任,以此嘉许那些积极推动了业界发展的建筑。在过去八年经已验证了读者们是可以通过投票的方式,成为不带偏见、不受地域限制、既是平辈也是评判的独特群体,为大家选出了最够能代表当下那一年的建筑项目。在接下来的两周,由你们所集成的‘大智慧’将按照15个建筑类别,从逾3500个建筑项目中筛选出最终15个得奖项目,每一类别设一个得奖项目。

支持你所欣赏的建筑项目的时机已然到来,请即前往此网页提名2018年度建筑!此次项目评选为全球范围,中国范围(包括港澳台地区)的年度建筑大奖评选将于农历新年以后启动。

伦佐·皮亚诺:“只有当你分享创造力的时候,创造力才可能出现。”

如果你失去了创造激情的能力,然后它就没有效果,说明这是远远不够的。
– 伦佐·皮亚诺

在这个 Louisiana Channel 制作的深入的自传视频中,伦佐·皮亚诺讲述了他早期受到的影响,为什么旅行很重要,绘画的愉悦,创造力意味着什么,“电脑都比较笨拙”和“美学可以改变世界”等等内容。

七个正在被数字时代改变的建筑细部!

随着最新的自动化设计和生产技术的实现,建筑细部的发展正在发生变化。有了参数化设计和算法设计,加上数字建造的使用,这对建筑师的细部设计能力有了新的要求。同时也有新人开始加入其中。

虽然建筑细部总是不受重视,但其实它在建筑的各个方面都很重要。建筑细部可以解释它的理论和技术特征,影响生产过程、组装加工,甚至生态足迹。与对手工业的重新追捧热潮不同,当代建筑开始关注建筑细部的表现,是因为建筑师开始参与到实际建造,[1]这也是投入数字技术到生产使用的结果。[2]新词汇“数字建筑师”[3]负责从电子文档到工厂加工过程,其中构造细部的形态要求具备与生产过程的相关知识。

YIMBY 2018纽约建造报告指:普遍建筑物高度有下降趋势

根据YIMBY关于纽约的建造报告,来自布鲁克林和布朗克斯在2017年的建筑项目申请都有所增长。尽管在曼哈顿和皇后区有所下降,五个行政区的新建筑项目申请的数量似乎正在稳步上升;2016年多户家庭的数量减少40%到达19,356,幸运的是这个趋势在2017年有所停滞,数量保持在了19,180。在过去两年的大幅下跌之后,纽约已经无法再承受这样的过程。

我们为什么应该停止使用“后现代主义”,这个在建筑界被误用最多的词?

我们为什么应该停止使用“后现代主义”,这个在建筑界被误用最多的词? - 主图
© Giacomo Pala

随着2011年在伦敦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Victoriaand Albert Museum)举行的 “后现代主义:风格与颠覆,1970-1990”展览的开幕,我们预计着后现代主义的复苏会在21世纪早期发生。但是现在,近年来在经过多次对于“后现代主义复兴”的讨论之后,我们终于可以肯定地说,“后现代主义”这个词已经完全回归并且将在当今这个舞台持续发光发热。虽然显而易见的是,“后现代主义”这个词又一次成为了潮流,但是当我们在使用这个词的时候,也许我们并不是那么清楚这个词的真正含义。的确,这个词几乎被人们各种滥用以暗示所有可能的含义:建筑师使用这个词来形容时髦和“漂亮可爱”的设计;一些评论家用这个词来划分所有五彩斑斓的东西;还有一些理论家用这个词所包含的概念来证实,建筑已经被科技和形式感所征服,除了作为一幅呈现人们脑海中道德观的讽刺漫画,别无他用。

对于以上的观点,无论我们同意与否,有一件事我们仍然需要讨论:“后现代主义”究竟是什么意思?更加迫在眉睫的是:当今这个词能代表什么?毕竟,如果我们必须再一次使用这个在建筑界被误用最广泛而又富有争议性的词,我们至少应该在使用前先来讨论一下这个词的真正含义。

测测你对英国建筑了解有多少?

对于那些希望入籍成为英国一份子的人来说,他们必须履行所有公民义务的要求,其中包括完成那些看起来很难的有关英国本土生活的测试题。尽管作为土生土长的英国人,他们理当拥有相关的历史、地理和人文背景知识,但也被这份难题所难倒。

这份测试卷包括24个多项选择题,涵盖了英国的方方面面,从英国政治体系到格拉斯顿伯里(Glastonbury)再到烤牛肉晚餐。建筑和艺术是英国文化中的重要部分,因此每个想要入籍英国的人都应该掌握这些方面的知识。现在你可以试着完成这份试题,看看你对英国建筑了解有多少:

理查德·迈耶的“时间-空间-存在”纪录片,讲述全白和唯一黑色建筑的色彩故事

PLANT-SITE 的最新系列短片“时间-空间-存在(Time-Space-Existence)”中,我们可以更深入了解理查德·迈耶。该系列短片聚焦在每个建筑师设计特点背后蕴藏的设计原理。以纯粹的白色和几何型建筑而闻名的迈耶,在短片中谈及了建筑环境、永恒性、色彩和他唯一一座黑色建筑

苹果公司宣布将在美国建造第二个总部

苹果日前宣布了未来5年的发展规划,其中一个是在美国建设第二个工业园区,这是300亿美元的投资计划的一部分。

苹果公司这座新的工业园区也是由 Foster + Partners 建筑事务所设计的,他们曾经设计了于去年开放的苹果工业园。

美国建筑师要抛弃后现代主义了吗?

本文原发表于《共边》(Common Edge),题为:《美国建筑师学会放弃后现代主义了吗?》(Did the AIA Take a Pass on Postmodernism?)

不同的人以不同的方式感知建筑。所谓“风格”也不过是传统或者现代的简单分类。大众的住宅建筑总是被建筑师归于不值一提的“俗气”。美国建筑史学会所重视的建筑行业的品牌效应、一个建筑所包含的全部心血、以及建筑在文化中所体现的意义,都通过美国建筑师学会当地分会奖或国家奖项等得到了不同程度上的重视。

在美国建筑师学会颁发的所有奖项及其专业领域中,没有其他哪个奖项像“二十五年奖”一样,可以对建筑赋予“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这样的评价。这个奖项已经设立并颁发长达56年。然而今年,尽管学会要求评委选择一项有潜力的建筑项目,评审团却仍然决定不颁发奖项给任何25到35年内的建筑。

近五十年雷打不动的AIA“二十五年奖”,为什么2018年却不颁发?

美国建筑师协会( American   Institute   of   Architects )发布新年公告,2018年,“二十五年奖”将取消。这是自1971年自该奖项成立以来,第一次发生这种状况。“二十五年奖”是 AIA 奖表彰那些“经受了25-35年时间考验的建筑物,并继续为其建筑设计和重要性设定卓越标准。”

过去的46年,该奖项曾经授予由弗兰克·劳埃德·赖特路德维希·米斯·凡德罗路易斯·康查尔斯和雷·埃姆斯等知名建筑师设计的作品。去年,该奖项的获奖建筑是由Pei Cobb Freed&Partners设计的“卢浮宫一期”,该建筑标志性的不锈钢金字塔被称作“与埃菲尔铁塔相媲美,成为法国最知名的建筑标志之一”。

第二届芝加哥建筑双年展以逾五十万人次访问圆满结束!

芝加哥市长 Rahm Emanuel 宣布了2017年芝加哥建筑双年双年的日期,将在1月7日结束为期4个月的运营。

第二届的活动由艺术指导 Sharon Johnston 和 Mark Lee 把控,并延续第一届的成功模式,迎来了来自世界各地554866名参观者。

将‘芝加哥市中心的模型’挂到家中!

将‘芝加哥市中心的模型’挂到家中! - Image 9 of 4
致谢 Microscape

基地模型(site model)自然是有趣又好玩的物品,它们使你像一个巨人一样俯瞰这个城市。然而这些微型社区,总是庞大而笨重的居多,往往只适合放在建筑学院或设计公司里。你能想象把一个基地模型带回家吗?Microscape发布了一个众筹平台来制作一个1:5000的模型,基底是美国的“风城”芝加哥。

您已开始关注第一个帐户了!

你知道吗?

您现在将根据您所关注的内容收到更新!个性化您的 stream 并开始关注您最喜欢的作者,办公室和用户.

关注 ArchDaily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