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落成于羊城广州,这座地处中国南部的城市历朝历代皆为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同时也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广州曾发展为世界上著名的东方大港,除人们常见于海边与船运相关的建筑物如港口码头外,用于修造船用的坞式建筑“船坞”也是其中之一。在对这座沿海城市的历史文化、位置境域,风土人情等综合研究与分析后,本次的设计概念便由此而来。
设计希望空间用片段式“构成”的方式呼应概念,整个空间分为上下两层,沿街进入一层,既定的主入口通道内设有穿孔不锈钢板的隔栅地面;墙面及天花采用了铝板及波浪铝板。这里是规划动线的起点,材质的变化对应了空间的转换,末端波浪铝板设置的高度仿佛一堵影壁,既收拢了视线,也起到了动线引导。
商场内侧进入一层,则获得截然不同的空间感受。抬高的木平台可直接俯视全场,在一层300多平的开放空间内,蓝色楼梯正位于视觉中心,配合同色系的地面与展台,观者仿佛直接瞬移到了海边。在一层空间用铝制边框并玻璃幕墙加混凝土墙柱打造出船坞的氛围;中央区域螺栓拼接钢板组成的红色立柱与机械吊钩则化身成港口起重机;人们可自由在甲板船舷上行走或于饮料铺休憩小坐。一二层的具体场景都与海,或海运相关的分镜头“剪辑”在一起。
利用蒙太奇的方法,合成同一“语言”的要素。在空间内同时营造多种场景组合:将一系与海运,船舶,码头相应的场景,利用视线从不同距离、角度,和高度产生的画面进行排列组合;用场景叙事,触发观者对于同类场景的闪回。这些与海/海运相关联的分镜头是对设计概念的回应。
通过色彩、质感、造型的分切与组接,对核心要素进行强调和取舍,希望能够顺利激发观众的联想,这些道具既是陈列系统的一部分,也是内容构造的一部分。道具自身的功能性也完全顺应空间布局;引导人行动线;分割区域并对产品进行展示与陈列。为了让场景画面有节奏的跳转切换,道具的组合装配也在不同场景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