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村位于重庆上清寺,嘉陵江桥头山顶,曾为鲜英的故居。现场拥有极具魔幻重庆特色的地形高差;原建筑群属于重庆轻工设计院,共有四栋原始建筑,依据山势一栋在下三栋在上呈U字型布局,U字的开口朝向广阔的嘉陵江面。建筑群下方保留有一条抗战时期的防空洞,连接山下的嘉陵江滨江路与山上的东村。整个场地位于一个类似于桥头堡的醒目位置,自身也具有大面积的临江视界,却因交通不便成为一种实体意义上的“房中象”,虽然在城市中体量巨大却难以得到过往人流的注意和问津,每日间如同一片孤云悬于熙攘的桥头。也正是场所的这一特质激发了建筑师最早的灵感:天空之城,一座俯瞰日常烟火的非日常地界。
项目理念
我们希望将艺术植入历史展示,通过地下系统(过去)地上系统(当下、未来)让游客在项目中完成一次最重庆的时光之旅。同时兼顾项目功能的转变,商业布局及设计概念中植入了天空之城的意向,希望人们能够在其中脱离城市的重压重获自我。
场所营造
动线改造
改造的起始在于重新梳理数条通往天空(观景平台)之路,主要通达方式有两种,第一种遵循现状,通过原有的山行步道游人可穿过东村丰茂的树荫缓步攀登到达。另一种独辟蹊径,借助现存的防空洞作为入口,在山体内新建了两部垂直电梯连接山下的公路和山上的广场。解决交通问题的同时,观光客在山体中乘坐电梯时会产生一种从地面到天空,从历史到未来的强烈暗示。在山上,设计团队则重新梳理了聚落中的动线和视界。新建了诸个空中连廊和楼梯串联了所有的屋顶平台。将俯瞰江景的场所从仅限于U字形布局中央的临江广场扩大到整个建筑群体的屋顶区域,最大限度的激活了原有建筑的江景资源,形成了贯通上下的洄游动线。
结构改造
相对于外部开阔的江景,原始建筑内部呈现的却是另一番景象。原有结构形式以承重墙为主,受此限制,建筑内部封闭且晦暗。
为满足日后商业层面的使用,一场“偷梁换柱”的结构与空间改造势在必行。一方面通过分段施工将封闭的传统承重墙结构改为通透的现代框架结构。另一方面通过对临江一侧墙体进行合理的拆除重组最大限度争取内部的观江资源。
立面改造
如果要在熙攘的嘉陵桥头放置一个巨大物体,它应该是什么?也许这里应该有的只是一朵云。立面改造层面,我们没有刻意的让建筑去与环境对冲,去做到所谓的特立独行,脱颖而出。而是采取了一种“消失”的态度,数百个白色金属网笼被挂上了立面,并以进退多变的形式组织在一起,柔化了建筑的边界,使主体隐没与天空之中。只有当人们行至离建筑很近的地方时他们的视觉和兴致才会被富有细节变化和构成感的当代装置立面唤醒。
设计团队摒弃了传统板材和涂料的立面手法,以一种低技的建造介入建筑更新。为了防止笼体的锈蚀,金属网采取了钢丝表面喷塑的做工而非不锈钢,极大的降低了成本。结合灯光设计,日间的建筑如同轻盈的云朵在青空中半隐半现,夜晚华灯初上时则如同五彩的蜃楼亦真亦幻。
景观改造
场所的原始景观类似于重庆传统的屋顶空间,是一方充满了盆栽与树池的天地。改造中为争取更多的观江界面同时减轻老建筑的覆土荷载,对现场的绿化重新进行了梳理。原本纷乱的草木被设计成了近中远诸个视觉层次。广场最西面的临江界面布置了一条43米长的观景吧台,它与嘉陵江之间隔着的是刚刚没过台面随风飘荡的芒草。广场中的植被呈点状布置划分了空间,原有的水池和长亭得到了保留和改造,池中的观赏树根也得以保存。广场最东面三颗大树保留了下来,楼中人可透过半遮的树荫远眺江景。相比于建筑立面的低调与消隐,广场与室内公区则选择大胆的当代手法,在相对灰暗的重庆城中画出一抹鲜艳明快的亮色。由此,单一日常的苍穹下,玫红色的水磨石广场,幻彩的金属水池和明艳的天窗在这里为众人提供了一片非日常的方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