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桥亚运公园位于杭州市滨江区钱塘江南岸,钱江三桥以北,与南侧奥体中心“大莲花”隔闻涛路相望。设计以“构筑一条城市性、人文性、生态性、智慧性、在地性、前瞻性相融合的钱塘江新水岸”为目标,是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原作设计工作室所承担的杭州市滨江区12公里滨水公共空间改造提升项目的先行段。
本项目是杭州市滨江区重点迎亚运项目,是“办好一个会、提升一座城”亚运筹备理念的深度践行。设计以“橙蓝丝带、超级海塘、城市切片”为整体规划理念——从“亚运”到“亚运+”,串联一条长达17.4 公里没有围墙的城市运动体验带;从“安全”到“安全+”,构筑一座复合多种功能与多样活动的滨江超级新海塘;从“日常”到“日常+”,营造一组缝合滨水公共空间与腹地的多主题城市切片。
橙蓝丝带”——单一滨江公共空间的复合化提升
原先就具有一定生态底蕴的滨江区滨水公共带,已经作为生活水岸向公众开放多年。“橙蓝丝带”是对沿江整体性、系统性改造提升做出的第一个回应。设计在橙蓝两道全线贯通的基础上穿针引线,行至云渡驿,跑步道被托举至建筑上方,成为建筑形态的构成要素,提供了不同标高的观江视角和行走路径。城市风景被立体化,在不同维度上展开。
“超级海塘”——水利设施与公共空间的艺术性结合
响应浙江省水利厅关于海塘安澜千亿工程号召,将安澜提标内容融入沿江景观改造。在保持沿江一线护栏高度不变的基础上,结合艺术混凝土消浪平台,将海塘高度提升至10.3米,完成海塘提标约4.5公里,将该段环杭州湾海塘防御标准从100年一遇提升到300年一遇。
“城市切片”——沟通江景与城市的空间纽带
为强化城市腹地空间与滨水公共空间的联系,在场地上布置多条“城市切片”,疏通绿植、路径联通。从浪潮形式演化出语言统一的树池、休憩亭、展墙、运动器械等景观小品,结合两侧的树种设计形成独具特色的垂江通道。作为杭州滨江公共空间的北段起始,三桥亚运公园包含滑板公园、湿地公园、云渡驿、亚运微丘等节点。在近期杭州市绿道建设推进协调小组的实地核查与综合比选中,“滨江区之江绿道滨江段”被评选为“2023年杭州市最美绿道”。
生态性响应——三桥亚运湿地公园
它是沿江项目全新打造的九大公园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个,具有湿地保护、科普教育、生态观光、休闲娱乐等多种功能,使市民临水亦能亲水。
运动性响应——三桥亚运滑板公园
它是沿江项目全新建设的三大运动公园之一,与奥体中心无缝衔接,占地约3800平方米,设施涵盖篮球、极限滑板场、儿童沙坑、摇摇马等。
事件性响应——三桥亚运雕塑
为化解亚运微丘南侧靠闻涛路的高差,提取亚运会LOGO的色彩并在混凝土切片中嵌入奥运年份数字,设计了一座兼顾行人休憩和亚运知识展示的艺术混凝土雕塑,是沿江项目八大艺术雕塑之一。
艺术性响应——滨江艺术混凝土
预制蓝色透光混凝土栏板不仅增加了栏杆与路面的整体性,同时兼具了市民游客倚靠舒适性、观景便利性、灯光美观性,成为魅力滨江的新地标。
功能性响应——云渡驿
总建筑面积1945.4平方米,为地下一层、地上一层建筑,地下层为混凝土结构,地上层为钢结构,建筑长度104m、宽度30m、高度7.9米。驿站所在的场地原为钱江三桥东侧的邮轮奥体码头,随着杭州亚运会的即将开幕,云渡驿承载着原址码头的使用功能与新环境下的城市基础服务体系。基于此,设计以一种场地手术般的操作,通过结构和形体的上下翻折与公共活动屋面的营造,在形态与功能上将建筑与场地平滑地衔接起来,模糊城市图底关系中原本清晰的边界,提供更多人与人在此相遇的可能。为了实现“漂浮的蓝道”与长卷般变换的景色序列,云渡驿将卫生间、管理用房、设备用房等辅助空间隐匿于地下,地上采用钢结构,整体为四个落地菱形体块的重复排列,每个体块均由一对平行斜杆及一对V型斜杆支撑,以四个体块托举屋面。结构通过合理找形,在实现大悬挑的同时维系了轻盈的建构尺寸,檐口厚度仅200mm,营造了漂浮、通透的建筑效果。云渡驿以其内与外、远近景、人工与自然的融合形成了连续、互动且丰富的空间。亚运会的举办将为云渡驿及其所在的三桥亚运公园注入事件性的特征,而亚运会期间码头集散、休憩观景、运动体验等功能,未来将弥散于日常,云渡驿将回归一个可以进入的“城市场所”,为人们提供多样活动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