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基地位于四川郫县德源街道田间道路一侧,原始建筑是一座有四十年多年历史的乡村水碾房,水渠从建筑底部穿过,常年流水为水磨的驱动提供了原始清洁的动力。随着乡村的发展,水碾房功能逐步消失,砖木结构的房屋因年久失修已经荒废垮塌。连接基地南侧的约15亩土地,是一片生态极佳的丛林,镇政府希望连同水碾房用地一并引资,打造成田间活动场所。我们的设计任务包含整个约15亩用地未来的功能策划和新建筑设计,首先落地的是片区示范点位,启动资金非常有限。
示范点设计目标是以有限的资金投入提升环境形象,为周边居民或游客提供休憩空间,并为来访的意向投资者提供驻足场所,成为进入整个项目场地的门户,为区域的发展更新带来契机。
在地生长
设计注重在地性和生长性,对重要环境要素做出有针对的回应:水渠、树林、农田。水渠是场所内最重要的环境要素,上游的水渠宽约3米,被分水墙划为两股,分别引入圆弧形的尽端,由底部圆形泄水孔导出,其间形成涡流,带动磨盘转动。设计保留农耕生产的遗迹,似一座便捷的“桥”跨过水渠,保留水体原有的流动关系,为观看涡流提供最好的视角。来访者可在此驻足,欣赏流体的运动,探听水在重力下变幻的音响,回味彼时此地热闹繁忙的景象。
场地内有几颗大树,贴着原有建筑生长,自然生成的形态犹如老水碾房的描边剪影。我们在树下设计的是一个“亭”,一个以原有树枝树叶为顶的亭,以此延续在大树庇护下的场所记忆。基地东南侧为现有农田,新建构筑物以 “台”的姿态介入场地,为访客提供一个可以远眺田野的二层观景平台。我们在水渠上、树荫下,展望乡野,思绪随远处的炊烟稀释在日落的乡村氛围中。
有效构成
由于经济性、临时性的要求,我们制定的设计策略是:以有效的构成,来实现在地生长的抽象风景。设计从装配式、模数化、可移动三方面给予响应。采用高强螺栓连接,型材预制装配式建设方式,以减少现场作业,节约建设成本;各部分主要受力构件采用6米、4米两种可被12米整除的尺寸,以达到加工便捷、减少损耗、节约用材的目的;我们在项目南侧用地上选择了一块空地,预设构筑物未来的使用场景,为构架的拆解、移动、重组再利用提供了可能。设计从策略和深化加工细节上尽力实现建造的可逆。
通用空间
我们将构筑物的用途定义为“驿站”,期待在集约的基本框架之下构建通用、复合的使用功能。桔红色框架式构成,将空间体量拉到最大化,路人可以远远的看到掩映在树林下的“红磨坊”,为场地引流提供昭示性;基本框架内的细节设计:实木桌凳、二层平台、吊篮秋千、钢制爬架,为田间地头、路上渠边的劳动者们提供了休憩和集会的场所;夜晚驿站的灯光泛起,为暮色四中的乡野燃起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