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长宁区一隅,几条老马路围合“李鸿章母旧居”之处,城市化的突进冲击着20世纪上半叶旧租界乡郊肌理。如大江入海交汇处淡水与海水的锋面,近代风貌老宅与各世代高楼比邻,显现丰饶、高耸的城市景观截面。历史的残片搅拌市井的碎屑,呈现出复合混杂的日常图景。
朋友在“旧居”裙楼运营社群俱乐部三年余,新近接手邻裁缝空闲店铺,半间70年代倚墙自建的木构平房。期待提供闹市中休憩茶寮,兼及驿站式的社群对外仲介地;因租赁不确定性,倾向成本可控、并保留被拆卸转移的可能性。这样高密度、高效、不定与创造共存的空间共享常态,被大都市高昂的空间成本挤压而来,逐渐成为我们长线工作中的议题之一。
接手现场时,梅雨已击穿破败的屋顶,我们选择放弃整体翻新,仅替换结构安全必要的檩条和椽子,重铺老瓦,维持与邻铺的黏连。同时一扇几近无框的大幅玻璃被外推至场地与人行道的界线,在含混的街道边界中焕映出锋利的立面特质。其两侧各设置了一大一小茶玻内开门,它们相互组合,灵活铺陈气氛跨度极大的介面形态,从私密到公共,适配各类场景中人流的开合聚散。
项目所涉建材皆廉价易得,经过精确转译,维持自带的原调和质感,轻质地覆着在斑驳场地上。顶面和屋檐采用农业大棚膜包裹,朝南窗洞填充多层半透明移窗,隐蔽后巷不雅的违章构筑。材料间诸如此类的软性连接还体现在干挂墙面搁板、地台系统、地面格栅下造景石子及自研的3D打印模组家具等。新老部件共织的信息与文化流转,茶寮自带的东方性萦绕在机能化的表征下。
创作过程中,抱持着目的性消弭甚至略带戏谑的空间介入态度,我们多次自问:材料与建造作为精微沟通的媒介,如何通过空间品质的重塑回应环境的矛盾与偶然,导向最终的情感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