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深圳市龙华区创新实验学校(初中部) / 筑博设计联合公社+厘米制造

深圳市龙华区创新实验学校(初中部) / 筑博设计联合公社+厘米制造 - 2 的图像 33深圳市龙华区创新实验学校(初中部) / 筑博设计联合公社+厘米制造 - 3 的图像 33深圳市龙华区创新实验学校(初中部) / 筑博设计联合公社+厘米制造 - 4 的图像 33深圳市龙华区创新实验学校(初中部) / 筑博设计联合公社+厘米制造 - 5 的图像 33深圳市龙华区创新实验学校(初中部) / 筑博设计联合公社+厘米制造 - 更多图片+ 28

深圳, 中国
  • 设计成员: 钟乔,王真,陈丹平,廖俊,杨恒,黄昕,邝冉冉,姚明明,朱丽茵,林松照,李通
  • 建设单位: 龙华区建筑工务署
  • City: 深圳
  • Country: 中国
展开收起
深圳市龙华区创新实验学校(初中部) / 筑博设计联合公社+厘米制造 - 2 的图像 33
© 夏至

高密度的双重挑战
深圳市龙华区曾被认为是深圳城市核心区的外延,近几年经历了急速的发展。项目周边区域通过城市更新,在短短数年内即从一片低矮的平房、厂房演变至高楼连甍接栋,自成一城。如今,周边的新建商品住宅区可以容纳超过5万人在此生活,但密集的人口也凸显了教育资源紧缺的问题亟待解决。

深圳市龙华区创新实验学校(初中部) / 筑博设计联合公社+厘米制造 - 17 的图像 33
© 夏至
深圳市龙华区创新实验学校(初中部) / 筑博设计联合公社+厘米制造 - 3 的图像 33
© 夏至

诞生于这种城市背景之下,龙华区创新实验学校初中部的基地四周几乎完全被超高层住宅所包围,北侧毗邻学校小学部。学校用地面积12123.8 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0950平方米,容积率达到2.04,预定提供24班1200个学位。

 

基地用地方正,方位与南北向有约30°的夹角,整体地形从东至西落差约4.5米。基地西边转角被划掉约410平用地作为社区公园,也在此次的设计范围之内,与学校的关系也是设计需重点考虑的因素之一。总之,项目面临超高密度城市肌理与高密度校园的双重挑战。

深圳市龙华区创新实验学校(初中部) / 筑博设计联合公社+厘米制造 - 8 的图像 33
© 夏至
深圳市龙华区创新实验学校(初中部) / 筑博设计联合公社+厘米制造 - 22 的图像 33
分析图
深圳市龙华区创新实验学校(初中部) / 筑博设计联合公社+厘米制造 - 10 的图像 33
© 夏至

空间布局的拓扑结构
方案必须在有限的场地内积极回应场地特征,而许多学校的设计始于对操场布局的选择。我们几乎立刻就做出将操场放置在基地靠东边的决定,以抵消南面紧邻用地内超高层住宅的日照遮挡。基地靠西边布置教学楼,可以从四周超高层严密包围下的唯一“缺口”内,获得更多的自然光线。

 

受限于基地短边的长度,200m操场偏转至接近正南北朝向后,在基地东边转角留下的三角形用地内,正好可以布置食堂和教职工宿舍楼。教学楼与宿舍楼各自独立管理、互不干扰,位于中间的操场又将这两个部分串成一个整体。

深圳市龙华区创新实验学校(初中部) / 筑博设计联合公社+厘米制造 - 23 的图像 33
分析图
深圳市龙华区创新实验学校(初中部) / 筑博设计联合公社+厘米制造 - 18 的图像 33
© 夏至
深圳市龙华区创新实验学校(初中部) / 筑博设计联合公社+厘米制造 - 5 的图像 33
© 夏至

拓扑结构也延续到了教学楼内的功能布局。建筑设计是一个双环形∞的形状,它具有两处中庭,分别下沉至一层和半地下层。相比传统E字形或王字形,这种集约的平面没有尽端流线,不仅更加高效,交流互动也更加充分。平面在外缘设置各类了主要教学与行政空间,满足功能需求,中间交叉位置承担“活力连接”的作用,设置了图书馆、屋顶剧场以及“留白”的开放空间,还用旋转楼梯将他们在竖直上沟通起来。

深圳市龙华区创新实验学校(初中部) / 筑博设计联合公社+厘米制造 - 4 的图像 33
© 夏至
深圳市龙华区创新实验学校(初中部) / 筑博设计联合公社+厘米制造 - 33 的图像 33
轴测图
深圳市龙华区创新实验学校(初中部) / 筑博设计联合公社+厘米制造 - 7 的图像 33
© 夏至

社区公园作为社区共享界面
位于西侧场地最低点的社区公园与学校关系紧密。对于这个蕴藏活力的街角空间,建筑师希望善加利用,糅合校园与社区的边界。通过对竖向设计的梳理,我们构筑了校园首层与社区共享首层的双首层、校园分时开放分层管理的方案。

 

初中主入口设于北侧规划一路,可方便与小学部管理对接,连接师生入校的校园架空首层。基地开挖后形成的半地下层作为共享首层,面向西边鸿光路露出地面。通过建筑底部伸入到社区公园的绿植坡地,将民众导向社区共享入口。

 

内部功能布置充分利用了半地下层的四周界面,校礼堂、风雨操场构成主要的大跨度共享空间,下沉庭院补充了自然通风和采光。通过将共享首层和架空首层以及操场等地面空间连接起来,使其获得了更加透气的属性。

深圳市龙华区创新实验学校(初中部) / 筑博设计联合公社+厘米制造 - 13 的图像 33
© 夏至
深圳市龙华区创新实验学校(初中部) / 筑博设计联合公社+厘米制造 - 14 的图像 33
© 夏至

第五立面——抬升的社区地面
我们调研发现,周边的商品住宅主要来自同一个开发商,它们被分为十个区分期开发,相互之间隔离、无法连通,每个区的居民“独享”自己的小花园。他们生活于其中的城市空间依然是割裂、碎片化的。

 

学校作为区域大型城市更新项目的一环,有机会弥合这种割裂的空间体验。我们的策略是应对小区公共地面空间的缺失,将学校第五立面打造成一个抬升的新社区地面。

 

从4层至屋面层,步道系统与公共流线组成一个环绕和穿行于校园不同维度平台的“活力回环”,将水平与垂直两个方向的公共空间有机的连成整体,形成连续多变的空中看台、屋顶剧场。各层的平台首尾连接叠加在一起,创造出社区公园般的有趣场景。

深圳市龙华区创新实验学校(初中部) / 筑博设计联合公社+厘米制造 - 32 的图像 33
分析图
深圳市龙华区创新实验学校(初中部) / 筑博设计联合公社+厘米制造 - 19 的图像 33
© 夏至
深圳市龙华区创新实验学校(初中部) / 筑博设计联合公社+厘米制造 - 20 的图像 33
© 夏至

非对称外立面
朴素的建筑观中,外立面只需直白反映建筑的内部功能。我们没有延用这种做法,而是采取了一种更加灵活、非对称性的策略。

 

结果便是,即使如学校这样拥有大量重复的房间,也无法从外立面去感知内部房间的边界,消除了繁冗感。不同主次层级的房间,如教室、办公室、各类辅房及后勤空间等,也不会呈现刻板、固有的表情。我们认为,这更加能展现动态的城市与其快速变化。以铝板、铝拉伸网构成模块单元的外立面幕墙易于建造,也较好地隐藏了各类设备管线。

深圳市龙华区创新实验学校(初中部) / 筑博设计联合公社+厘米制造 - 12 的图像 33
© 夏至
深圳市龙华区创新实验学校(初中部) / 筑博设计联合公社+厘米制造 - 31 的图像 33
剖面图
深圳市龙华区创新实验学校(初中部) / 筑博设计联合公社+厘米制造 - 9 的图像 33
© 夏至

创新是什么?
我们一直在思考,龙华区创新实验学校的“创新”是什么?有许多学校以创新为名,我们认为,进行创新行为的前提是对当代社会、对城市的恰当认知。创新推动社会发展,让城市更美好。龙华区创新实验学校积极主动地去拥抱复杂多变的城市公共环境,让高密度发展出巨大的活力并赋予学校性格。学校缝合社会裂隙、展现社区价值,由此,所谓的校园教育也不再局限于象牙塔中的师生,而成为了整个社会都参与进来的公共事业。

深圳市龙华区创新实验学校(初中部) / 筑博设计联合公社+厘米制造 - 15 的图像 33
© 夏至

项目图库

查看全部显示较少

项目地址

地址:深圳,中国

点击以打开地图
地址仅作为参考。可显示城市/国家,但不提供精确地址。
关于这家事务所
引用: "深圳市龙华区创新实验学校(初中部) / 筑博设计联合公社+厘米制造" [Longhua District Innovation Experimental School / ZHUBO Design AAO+CM Design] 17 6月 2024. ArchDaily. Accesed . <https://www.archdaily.cn/cn/1017752/shen-zhen-shi-long-hua-qu-chuang-xin-shi-yan-xue-xiao-chu-zhong-bu-zhu-bo-she-ji-lian-he-gong-she-plus-li-mi-zhi-zao>

您已开始关注第一个帐户了!

你知道吗?

您现在将根据您所关注的内容收到更新!个性化您的 stream 并开始关注您最喜欢的作者,办公室和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