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家河自然教育中心 / 合造社建筑设计 - 1 的图像 44](https://images.adsttc.com/media/images/6685/902f/a097/8334/02c4/6db3/newsletter/the-nature-education-center-of-tangjiahe-clab-architects_4.jpg?1720029256)
![唐家河自然教育中心 / 合造社建筑设计 - 2 的图像 44](https://images.adsttc.com/media/images/6685/9039/483c/b30f/f8d1/ddf2/newsletter/the-nature-education-center-of-tangjiahe-clab-architects_5.jpg?1720029261)
唐家河自然教育中心为青少年家庭的自然游学提供内容。不同于学校的教育类型空间,这个建筑以生活方式和自然感知作为教育媒介。它的公共空间既有博物展厅、多媒体教室、也有自然主题的餐食空间(自然食育),和九间供游学居住的客房。
![唐家河自然教育中心 / 合造社建筑设计 - 12 的图像 44](https://images.adsttc.com/media/images/6685/90be/a097/8334/02c4/6dcb/newsletter/the-nature-education-center-of-tangjiahe-clab-architects_13.jpg?1720029397)
![唐家河自然教育中心 / 合造社建筑设计 - 32 的图像 44](https://images.adsttc.com/media/images/6685/9031/483c/b30f/f8d1/ddef/newsletter/the-nature-education-center-of-tangjiahe-clab-architects_8.jpg?1720029262)
在自然中的生活,也许是最好的自然教育。- 一个关键的感性认知形成了这次建筑设计工作的底色:我们的设计是让这个建筑去和自然连结,而作为设计结果的建筑是让使用者去和自然连结。
建筑的屋顶是一处马鞍形的巨大混凝土“石板”,回应山谷,回应水的冲刷:山谷中一片巨大的河石。我们希望这个建筑从自然的时空力量中塑造。建筑形态来自于对山势与河谷的回应。建筑沉入山体,匍匐于河床之上,仿佛是在漫长的时间中由自然雕琢的一处遗迹。
![唐家河自然教育中心 / 合造社建筑设计 - 3 的图像 44](https://images.adsttc.com/media/images/6685/90b3/a097/8334/02c4/6dc7/medium_jpg/the-nature-education-center-of-tangjiahe-clab-architects_10.jpg?1720029395)
![唐家河自然教育中心 / 合造社建筑设计 - 11 的图像 44](https://images.adsttc.com/media/images/6685/90c1/a097/8334/02c4/6dcc/medium_jpg/the-nature-education-center-of-tangjiahe-clab-architects_12.jpg?1720029408)
在建筑的平面中设计一条连续的地景体量,犹如林中苔田里那些相互搭接的石头形成的连续空间。这些石头(结构体)便是建筑的服务性空间,安置交通体和卫生间。而空置出来的部分则是真正被使用者感知的空间:临近道路的四个公共空间,展厅、教室、咖啡、食育;以及临近山体的客房起居室。
![唐家河自然教育中心 / 合造社建筑设计 - 23 的图像 44](https://images.adsttc.com/media/images/6685/9061/a097/8334/02c4/6dbf/newsletter/the-nature-education-center-of-tangjiahe-clab-architects_4.jpg?1720029305)
![唐家河自然教育中心 / 合造社建筑设计 - 38 的图像 44](https://images.adsttc.com/media/images/6685/8eec/483c/b30f/f8d1/dddd/newsletter/chang-di-he-jian-zhu-pou-tou-shi-3.jpg?1720028972)
![唐家河自然教育中心 / 合造社建筑设计 - 7 的图像 44](https://images.adsttc.com/media/images/6685/9068/483c/b30f/f8d1/ddf4/newsletter/the-nature-education-center-of-tangjiahe-clab-architects_5.jpg?1720029320)
建筑的结构性平面和功能性平面对应了相同的逻辑。服务性的空间同样也是建筑的结构体:一个连续的地景,就如同苔田地貌中生长出来,并相互搭接的石头。
屋顶的结构形式本身成为了建筑最重要的表达,它来自结构本身静力学形式,塑造了一个类型学之外的的形式语言。这一过程,似乎就是水流为河石塑形的过程。
![唐家河自然教育中心 / 合造社建筑设计 - 44 的图像 44](https://images.adsttc.com/media/images/6685/8f01/483c/b30f/f8d1/dde2/newsletter/49-jian-zhu-de-jie-gou-kong-jian-yu-wu-ding-shi-liang-hui-zhi-5.jpg?1720028939)
![唐家河自然教育中心 / 合造社建筑设计 - 8 的图像 44](https://images.adsttc.com/media/images/6685/90b2/a097/8334/02c4/6dc6/newsletter/the-nature-education-center-of-tangjiahe-clab-architects_1.jpg?1720029387)
![唐家河自然教育中心 / 合造社建筑设计 - 28 的图像 44](https://images.adsttc.com/media/images/6685/906d/a097/8334/02c4/6dc1/newsletter/the-nature-education-center-of-tangjiahe-clab-architects_7.jpg?1720029318)
结构方案来自对建筑空间本身的需求,在结构形式上我们让16米的大跨和9米的悬挑形成自身静力学的平衡关系,整个建筑在前部公共空间的部分就呈现出微拱形。而建筑向两端水平伸出的体量则为这个拱提供了抗侧推力。
![唐家河自然教育中心 / 合造社建筑设计 - 26 的图像 44](https://images.adsttc.com/media/images/6685/909e/a097/8334/02c4/6dc2/newsletter/the-nature-education-center-of-tangjiahe-clab-architects_6.jpg?1720029371)
![唐家河自然教育中心 / 合造社建筑设计 - 19 的图像 44](https://images.adsttc.com/media/images/6685/90ab/a097/8334/02c4/6dc4/newsletter/the-nature-education-center-of-tangjiahe-clab-architects_3.jpg?1720029387)
屋顶结构的逻辑,主要是采用密肋连续梁的形式,减小梁间距离,从而使每一根梁都可以更顺利地完成16米的大跨。悬挑部分也是同理,混凝土梁在独立完成悬挑的结构之后,由细钢柱来控制整体挠度。纤细的钢柱立于厚重的混凝土密肋板下,带给建筑空间超出理性的诗意表达。
![唐家河自然教育中心 / 合造社建筑设计 - 6 的图像 44](https://images.adsttc.com/media/images/6685/9026/483c/b30f/f8d1/ddec/newsletter/the-nature-education-center-of-tangjiahe-clab-architects_1.jpg?1720029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