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筑师: line+建筑事务所
- 面积: 210 m²
- 项目年份: 2023
-
摄影师:Arch-Exist, line+ studio
新昌下岩贝村位于浙东山脊,十九峰景区内,逐渐成为热门的户外旅行地。“穿云编木隧”和“腾云气象环”是景区提升工程的首期项目,旨在应对乡村建设中如资金不足、土地紧缺、业态趋同等问题,并打造独特魅力。设计采用在地化(入地)和差异化(上天)策略,分别作为景区入口和超级IP,展现下岩贝村的文脉与自然风景,也为村民和游客带来新的日常体验。
记忆与技艺:穿云编木隧
下岩贝村口缺乏明显的景区标识,设计团队结合地形提出了将入口转换为隧道的方案。隧道位于连接后岱山村和下岩贝村的村道拐弯处,取代传统景区标识,通过穿行体验,为游客创造更具记忆度的进入感受。
在现场踏勘时发现,修建村道时分割了两村之间的自然山体,导致植被凋敝、黄土裸露,雨后道路淤塞频发,尽管设置了挡土墙,土壤仍持续流失。因此,隧道选址不仅作为入口标识,还承担生态修复功能,替代挡土墙,修复山体创口。
隧道设计紧贴山坡地形,结合叠级景观挡墙,对原生边坡进行衔接填补,使用亲自然材料实现可持续建造。内部结构采用新昌竹编工艺的木材作为主支撑,增强视觉张力并传承在地手工文化。隧道外表皮选用玄色片岩,使其融入自然环境,成为山体的一部分。
双曲面木结构设计的挑战在于几何形状与材料应力的匹配。建筑师与栾栌设计事务所合作,通过截面扭转和包络设计,验算胶合木的剪切强度、抗扭转和反弯点节点,确保结构稳定性。通过rhino—revit参数化设计,精确每个构件曲率和位置,选用13mm厚花旗松加工,并经过CNC预加工后装配。木结构框架完成后,外表面覆盖不锈钢网和玄色岩板,地方工匠手工安装增添自然质感,使隧道既具功能性,又与环境和谐共存。
差异的标识:腾云气象环
下岩贝村的主要活动,如观山云海和露营徒步,依赖天气。“腾云气象环”位于茶田中央,既是视觉标识,又承担气象气球职能,通过升空状态和数据采集,提供精准天气预报,同时也为游客和村民提供共享活动空间。
设计团队选用了环形氦气球结构,外径30米,内径5.5米,由气球、航电、灯光、升空回收和基础建设等多系统组成。气象环通过16根索具固定,当风速低于8m/s时,升空至25米的系留状态。当遇到风速大于8m/s或恶劣天气时,通过4根外圈索具和6根内圈索具将气象环牢固锚泊并收回,确保安全。
气象环上装有33个LED光源,采用RGBW技术,夜间提供丰富色彩,增强乡村夜生活的活力。气象环由66片多层织物薄膜复合材料裁片热合而成,充满氦气,内置副气囊平衡气压,确保安全和耐久性。
锚固在地记忆,置入差异未来
下岩贝村的自然环境和发展需求激发了我们对在地记忆与未来发展的思考。“锚固在地记忆”是对建筑环境的认知尊重,而“置入差异未来”则是在回应新需求的同时进行大胆想象,将传统记忆与现代技术结合,为游客带来视觉和体验上的差异感与趣味性,也为村民带来了新的发展机会与风貌。放飞的气象环成为游客争相打卡的标识,激发了由特定环境产生的独特下岩贝记忆,带来了新的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