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陶都美陶湾,一个因陶而兴、因陶而美的地方,独特的山水格局赋予其无限的生命力。大雾岗和小雾岗,东平河和潭州水道,共同编织出自然的画卷。柒号陶仓的目标是打造集国际青年社区、艺术工坊、城市公园及大师创意孵化营于一体的多元化艺术空间,成为连接传统与现代、自然与文化的桥梁。它不仅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脉,更融入现代艺术与创意的无限可能。
01. 显山露水
柒号陶仓位于美陶湾核心,沿忠信路而建,紧邻潭州水道,对望国家 4A 级景区南风古灶,交通便捷且发展潜力大。北侧的风水塘与宗祠交相辉映,底蕴深厚。
02. 文化传承
本次改造前,场地内的建筑多为年久失修的陶瓷车间和仓库,建筑形态杂乱无章,存在乱搭乱建、堵塞通道的现象。开放空间不足,厂区环境品质低下。但这些看似破败的建筑,也承载了丰富的历史记忆与文化价值。设计团队深入挖掘石湾陶文化的精髓,将其巧妙地融入建筑之中。
首先,设计团队从南风古灶的龙窑中提取灵感,模拟其依山而建、层层递进的形态特点,在新建建筑中引入拱门元素,营造出浓郁的陶艺氛围。同时,利用光影效果模拟陶窑烧制时的烟雾缭绕景象,让游客仿佛置身于古老的陶窑之中,感受那份历史的厚重与匠心的独运。为了提高项目整体的整体性和艺术性,在色彩运用上从龙窑的红砖与石湾公仔的蓝色中提取元素,红砖的温暖与蓝色的清新相互映衬形成鲜明对比,也寓意着传统与现代的融合与创新。
03. 创新融合
部分原有厂房建筑混凝土框架外露,墙面以红砖为主,砌筑工艺简易,墙面局部用铁皮板遮挡。部分建筑顶棚为桁架钢简易大棚结构。设计团队对场地内现有建筑进行梳理与评估,拆除部分价值较低及阻塞空间的建筑,重新规划布局,置入新的建筑体量,同时保留并改造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建筑元素以彰显项目特色与底蕴。目前,已有部分建筑完成了功能改造,由数位陶艺大师入驻开设工作室。
首先对这些工作室建筑立面进行改造设计,同时鼓励陶艺大师跨界参与,部分建筑立面由他们亲自改造。场地内原有陶艺大师工作室:潘柏林美术馆、魏华美术馆、王榕茂美术馆,其中潘柏林美术馆和王榕茂美术馆自行改造,实现了现代陶瓷艺术与建筑技术的巧妙融合,为项目注入了双重活力。
对部分建筑进行整体建筑改造和结构加固,需要在尽量保留原有结构的基础上实现空间利用最大化。三号楼作为陶艺术空间,南侧增设釉巷廊架作为连接各功能区的步行通道,被打造成一条充满艺术气息的蓝色景观大道。在项目用地范围内还有不少可利用的空地,对此设计团队规划了多个特色空间,新建建筑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与喜好。陶风广场是项目的标志性景观之一,定期举办各类文化节庆与户外演出活动,成为市民与游客的热门打卡地。同时,广场周围还搭配建筑种植了景观绿植,为游客们提供了一个优美的休闲环境。
04. 时代活力
柒号陶仓承接南风古灶与 8 号艺术码头的文化旅游线路,形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发展格局,促进陶艺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设计团队积极拥抱时代创新,引入新时代、新方式的空间表达范式,提升文博文化展示的质量与水平,打造城市艺术家公园、大师创意孵化营等活力场域弘扬陶文化。
目前柒号仓二期和美陶湾系列的红卫岗、星光园项目仍在建设中,设计团队将继续秉承“显山露水、文化传承、创新融合”的理念,不断完善和提升区域品质,使之成为陶艺文化高地和青年创新创业的热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