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建筑师: 合造社建筑设计事务所
- 面积: 1800 m²
- 项目年份: 2024 年
-
摄影师:Arch-Exist, 徐浪

在遗迹中建造
项目坐落于攀枝花市联合村的一处远山之地;建筑由停用的村委会和小学校拆建改建。



联合村同大多数乡村一样,在历史的进程中,都不可避免的遭受空心化之痛。来到现场,时间仿佛停留在了上一个乡村的时代,村官办公室的忙碌和学生的朗读犹在眼前耳边,但年久失修的简易房屋却已然成为危房。这似乎是时间留于此处的一片遗迹,既是物质性的遗迹,也是文化性的遗迹。


设计团队的建造便是在这片遗迹之上开展。


在新的乡村振兴的背景之下,这里将成为当地打造“和美乡村”计划中的启动区,由厨房餐厅、博物馆、户外会客厅、图书馆四个公共空间组成;分别对应了原建筑中的教师校舍、村委会办公室、村民晒谷场、小学教室三栋一坝的建筑空间。


建造的策略来自现场所建立的直觉,即在遗迹中建造。设计团队希望新的建造是历史的一种延续,而非抛弃,即便旧的建筑已无法适应新的功能。设计团队保留了现场尚能使用的建筑结构,但将旧建筑中危房的结构板拆除,保留其原先的砖混结构的墙基。而新的建筑结构为木结构体系,建造在原有结构墙基之间的的空白处,形成完整独立的新体系。于是,当完成建造之时,整个建筑便拥有了两套相互交织的轴线体系,一套是新建筑的木结构体系,它支撑了整个建筑,并为室内功能留出了自由空间划分的可能性;而另一套轴线来自于老的砖混结构的墙基,它同样参与到了室内功能的格局,成为功能划分的一项重要线索,同时也给历史和记忆留出空间。


历史与现在的两套轴线,犹如在平行时空中对话,交织在一起,建造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之处。


在主体建筑之外,设计团队还在场地的缝隙处建造了两座清水混凝土的小塔,分别是“握手塔”和“迎客塔”。新建筑的木结构与旧建筑的砖混结构在“握手塔”实现结构的交汇与搭接。迎客塔位于山头的边沿,面向村口,作迎客之势,也成为半户外会客厅的薄膜屋顶的张拉锚点。



整个建筑的清水混凝土和土建部分均由当地村民建造,而现代木结构和钢膜结构的部分则由工厂定制生产后现场组装。传统的手造施工与工业体系下的新型建造也再次交织,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