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展开

该项目是对一座建于 1926 年的破旧小屋进行翻新,从各方面来看,这座小屋都到了“必须拆除”的地步。



一条藤蔓从混凝土砌块基础和木质窗台板之间的缝隙中长入地下室,在小窗前茂盛生长,成为了这栋房屋状况的象征。这一荒谬的景象却激发了一个设计想法的产生。


这座小屋被重建为拥有三间卧室、两个浴室的房屋,并增设了一间新的家庭办公室/游戏室,同时扩建了南墙,以弥补因新增走廊而损失的面积。去除了附加的荷兰殖民风格装饰和假檐口,将建筑恢复到其纯粹的方形山墙形式,借鉴了该地区的历史 —— 这里过去全是农田,它用回收的谷仓木板做外墙,与由周围树木(缠绕着旁边高大的松树)启发而设计的“新”雕塑式扩建部分形成鲜明对比,似乎在树冠下使其侧面膨胀,从而在“旧”与“新”之间创造出了一条缝隙。

走出旧屋,踏上玻璃地板,进入这个由天窗照亮的缝隙,它被构想为日本缘侧(engawa)的一种形式——既不完全在室内,也不完全在室外 —— 树木从隐蔽的花盆中生长出来,就像地下室里那条顽强的藤蔓一样。走进新卧室,人们置身于广阔的弧形天窗下的周围树木之中,天窗的形状与它们弯曲的树枝相呼应。

最终,它揭示了翻新和扩建旧房时出现的问题(什么是新的,什么是旧的?),并将一个体现当代与自然和谐共处理念的扩建部分与几乎原型化的旧范式形象(我们与恶劣环境相对抗的方形山墙结构,比例像玉米仓)并置,揭示了相互重叠的真理。可以说,旧的东西又以新的形式出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