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筑师: 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
- 面积: 12000 m²
- 项目年份: 2024
交子人行桥位于成都交子金融总部商务区核心,片区作为成都现代化金融商务中心,发展定位为世界级公园城市商圈样板。
漂浮公园
这座位于成都交子金融区的步行桥会以怎样的方式来跨越锦江?它到底是一座桥还是一座公园?设计的起点就是不断地提出问题。 首先回到城市结构的观察:锦江自北向南穿流而过,将交子金融商务区分为河东与河西两个长条形街区,东西方向延绵 2.5 公里长的交子绿带,被锦江分为两段,成为隔岸相望的公园。锦江与中轴绿带的十字型交汇处,便是城市空间的天然断点,需要建立一个强有力的连接。建设一座人行桥,不仅可以连接两岸街区,实现城市步行系统的贯通,也将交子绿带连为一体,实现与河流的“蓝绿交汇”。
交子绿带宽度约 150 米,作为绿带跨河的部分,桥面不能太窄,否则难以形成连续的绿轴。但若采用宽幅式断面,将不可避免地遮盖河道,投下大片消极的阴影。于是我们设想了一个“多孔”的桥,让阳光得以穿透桥面的孔隙照亮水面。
通过单元加法和开洞减法的混合,设计最终获得了“莲桥”的集合形态,多个“莲叶”悬挑单元实现了足够的覆盖宽度,圆盘之间又能够留出空隙,让阳光、风雨和视线穿行,人工桥梁与自然河流得以同频呼吸。9 个大小圆盘单元同形异构,面积从 300 到 1600 ㎡,其上种植乔木,与河岸绿地连接成片,成为一处漂浮的公园,悬于锦江之上,行走其间,“步步生莲”。桥体曲线灵动,虚实相间,桥面与倒影相映成趣,每一段悬挑的弧线阳台都成为人与河流对话的界面。
多元场景
这是一处桥与公园的混合体,全长 498 米,包括横跨河西、河东两条市政道路的引桥,以及跨越 120 米宽河面的主桥,还有与之垂直交叠的原有南北向的滨水绿道。为实现人行衔接与无障碍通行,步道系统分成三个标高系统:包括跨越河道与市政道路的上层,市政道路的中层,以及河堤绿道的下层。各层间通过坡道、楼梯与电梯连接。立体交通和分层绿化让人联想起曾经的巴比伦空中花园,作为对古代建造先驱的致敬,再现了“人在空中游”的景观梦想。
成都生活开放闲适,欢迎人们的全时段参与。9 个圆盘单元既是一个整体,又是 9 处相对独立的活动场景。莲叶亭下的水吧,把酒临风,创造动人消费场景。24 小时无人图书馆提供周边社区小憩阅读的空间。圆环剧场顺应河岸高差,是户外表演的场所;幻彩水秀由喷泉和幻彩玻璃组合,是孩子们嬉戏的缤纷幻境。戏水花园,孩子们或躺或坐,绕水而逐,提供了与水“视、听、触”的多重体验。中段的桥面镂空成环,方便人们趴在洞口俯瞰河面。围绕圆环布置水帘,夜间开启光影秀,成为市民拍照打卡的热点。
建造细节
桥的结构形式从莲叶生长的茎杆中汲取灵感,采用非规则的双向刚构体系,莲叶间的大小孔隙在保证稳定性的同时,降低了结构的整体重量。桥面铺装采用ER彩色煅烧陶粒,增强铺装整体性的同时,避免桥梁钢结构热胀冷缩带来的地面开裂。
桥面种植 46 颗乔木,结合悬挑结构受力要求布置,宽大的树冠保障了绿量的连续,交子绿带生态得以跨河贯通。娜塔栎、鸡爪槭、枫香、乌桕、黄连木等彩叶乡土树种,丰富了桥上公园的季相变化,春夏绿意盎然,秋季绚丽多彩。
彩虹连接了科学和美学的双重维度,被视为自然现象与人类情感间的桥梁。有没有可能在桥上再现自然界的彩虹胜景?我们通过对日照角度分析,模拟彩虹的形成条件,利用雾喷形成水幕,在特定的时间段折射太阳光,创造30m宽的人造彩虹。“遇见彩虹”成为与大众共情的交点,为“桥”这一古老类型注入了新的情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