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京东智能产业园(马驹桥)位于北京三大物流基地之一的通州物流园区,紧邻京津塘高速六环路,北侧为通州物流园四号路,西侧为通州物流园八号路,与六环路相接,与北侧F3用地相对,东南紧邻京东物流基地。场地呈南北向矩形,设计把狭长的场地切分成三块较小的场地以增加场地长边方向之间的沟通,形成短小便捷的街区模式。通过提供多种选择或路线和模式以减少行程的路线,减缓各级道路的交通压力,是一种“以人为本”的场地安排模式。


建筑布局以较小的占地形成9栋中小体积建筑的群态组合,每栋标准层从650至936㎡,以适应多业主多用途的需求。建筑群态主体轻微南向转动以争取更多的景观空间、足够的建筑间距和阳光导入。


9栋高层分别为6栋智能电商办公、2栋酒店(含商业裙房)和1栋海关国检大楼组成,布局呈平行锯齿状形成较为单一规则的连续序列。单一连续序列具有较强的识别性、高效性和韵律。这一组织方式也方便地下空间的利用和结构设置。全钢结构的结构设计既极大提高的结构的预制率,也强化主体结构与外墙面系统的高效联系,避免二次结构繁琐重复。


处在航空限高中的建筑群依据序列化布局安排45至60m不同高度,轻微跳跃又保持连续性。



建筑外墙采用白色氟碳铝板幕墙体系,提高了建筑的预制率和赋予极简的工艺特征。在连续的直线序列中,建筑外立面上水平方向上的连续的铝材构件结合阳台和梁外装饰局部出现扭转,丰富了建筑的细部表现。这个手法在裙房部分也有重复:连续的不锈钢镀钛钢板作为雨棚在入口处扭转,增强了入口视觉、勾勒了建筑的连续性界面。

9号海关国检大楼,采用竖向三段模式:上部玻璃勒外置的盒状玻璃体有物流园区的隐喻;中段白色铝板深窗洞幕墙体系;底部高透玻璃形成的裙房组合,在体积关系与材料对比上都呈现丰富且简约的个性组合,形成西侧城市界面的视觉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