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溪学社是西溪湿地第三期艺术村的12个项目中的一个局部项目。业主希望通过这样的项目开发,为文化和艺术界人士提供一个进行艺术创作和学术交流的场所。整个艺术村汇集了国内12位青年建筑师,每一位建筑师分别利用不同的地块设计不同使用目的的建筑。在本区域内,业主希望建一组名叫西溪学社的文化交流和艺术创作场所。
引发该提案的缘由是因为在杭州的西湖边有一个西泠印社,西泠印社曾经在中国近代文化发展上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鉴于这样的思考,业主希望在西溪湿地中同样建造一个能够传播中国当代文化和艺术的场所,不定期地请一些艺术家和学者来这里创作并为学生授课,同时也为艺术家本人提供一个怡人的创作环境。西溪学社的建设基地很特殊,用地分散且彼此间被水塘所分隔。业主希望整体的建筑面积能够控制在3800平方米左右,同时能够满足学社的使用需求。面对这样的用地状况,如何满足既有集中、又有分散的功能需求,同时兼顾创作空间、交流空间以及展览空间的结合是这个设计的关键。考虑到西溪湿地这样不可多得的良好自然景观以及湿地中树木的尺度,设计时将建筑的体量拆分,并尽可能地采用聚落的智慧是这个设计的主旨。由于西溪学社用地分散,设计中采用离散式聚落布局的方式,力图能够获得一个得体的处理结果。沿着这样的思路,设计时将西溪学社的整体布置成 为一个离散式的学社建筑群。所谓离散,是指虽彼此分开,但彼此之间又有连带性的关系,类似于游牧性质的空间体系,而这一点事实上与当下的社会状态又有着明显的契合。
仔细思考一下,当代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交通的发达,人与人之间的物理距离和心理距离关系的差距越来越大,有时物理距离虽近但是彼此心理距离遥远,而物理距离遥远,但是通过现代电子网络联系却可以编织出一个超越物理距离的近距离网络。这种超越距离的当代社会的状况从真实物理距离的角度来看,彼此之间是离散的,而这种物理离散状态表征的存在或许又构成当代的社会特征。这种离散的社会彼此之间得以存在的架构依靠的是信息的结合,从这个视点出发,我们可以把每个人看作是处于离散状态的点。从传统聚落的角度看聚集与集合向心是一个显著的特征,这种特征的主要目的是限于交通与信息不发达的状况,尽可能地缩短彼此间的物理距离。就是说过去的聚落是一个集合式的,大家必须要面对面才能沟通,而现在所有这些实际上可以通过电信网络来实现。通过现代的手段,能让物理层面上离散的状态事实上却彼此集中在一起。鉴于这样的理解,西溪学社便从这种当代的状态中获得表征。即表面上看来,学社的建筑彼此是很分离的,而以“共同幻想”作为逻辑表征,离散的聚落便成为整体。
西溪学社共有10个建筑和6个构筑物组成,总用地范围为5.98万平方米,其中的西溪学社的总建筑面积为3835平方米。一层的占地面积为2710平方米。整个湿地中建筑的体量采用明确的几何形体组合,以使其产生共同幻想特征。设计时在采用简洁几何体进行布局的同时,注重了聚落中所必需的“微差”的设置,使体验者能够在若即若离中体会到一种丰富性的存在。鉴于基地中可以用于建设的场地面积较为分散,因此对建筑的体块进行切分是进行整体布局的手段。即将大而整的体量打散,形成离散式的空间布局,进而也使建筑与自然之间得以更紧密的融合。实际上在中国传统的绘画中,留白是非常重要的。白色不是一个虚无的状态,而是意境的生发之处。受这种在白纸上以墨作画的启发,设计时将15个建筑体量离散地布置于层次丰富的湿地环境之中的同时,将建筑做成白色,使其如同白色的宣纸,作为背景以衬托湿地美妙的自然景观构成的前景。让建筑作为背景而存在,让建筑融于画中,并与湿地的自然环境互相映衬,从而让人们体验到白色的空无之处生发出无限的妙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