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教学楼标志着香港中文大学校园再开发的新阶段。这个12000平方米的新建筑位于大学中央校区的正门附近,它的目标是与东侧现有的田家炳楼建立一个新的城市对话,重新定义现有的校园的入口。由于新建筑取代了原来旧的李达三建筑群,重新组织校园空间的机会在此成为可能。
把握住这一点,新教学楼的设计雄心勃勃地利用了有坡度的场地,重新设计了一个从自然地形中形成的三维的人行流线。一个巨大的出挑醒目地设置,标志着新大楼入口处,与毗邻的田家炳楼的轴线对其,以疏导从来自中央商城的主要人流。建筑3层的一个新天桥横跨中央大道,进一步连接了山上的联合校区。首四层和3层的多个入口有策略地布局,通过建筑肌理更加错综复杂地交织起现存的流线。
这个教学楼是不是一个独立的建筑,而体现了它在都市构造结构中的拥抱姿态。这种姿态正是研究和学习的开放性的代名词。在学术环境中,可达性和开放性的概念是关键因素,对知识传递和人际互动至关重要。在现实中,除了教员的办公空间、会议室、实验室和报告厅之外,这个建筑提供的回应已经超越了原来的任务:这个教学楼旨在提供各种规模和氛围的空间,促进传统的教室之外学生和教员之间多种类的互动,在这里可以感受到教学的现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