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正如康的“砖,你想成为什么?”,我们在设计初始一直在思考这个商业建筑希望以什么姿态呈现?避免形象先入为主的设计,我们希望它是由一个逻辑生长出的整体,一个与在地人们建立关系的场所,一个有归属感的商业建筑。我们尝试在这次设计中运用另一种自下而上的设计方法展开工作。
关键词:购物中心 自下而上 整一性设计 圆润 流动 跌落 彩釉 LED
相比北城,南城的基础设施、环境建设、人口结构、产业层次低下,发展南城是北京一以贯之的目标,而每每在实操中由于种种原因被选择性遗忘,掉入“一直开发,从未崛起”的怪圈。随着09年“城南行动计划”的启动、四区合并的调整、首都新机场的建设,南城的公共服务和产业造血功能将得到实质性的提升。基地位于北京城南的大兴区西红门,西距地铁4号线西红门站900m,东行700m为京开高速。5km辐射圈常住人口超30万人,3km超20万人、40个大型社区,1km接近13万人、25个成熟社区、70%为鸿坤业主、未来5年将超20万人。而辐射圈内的城市功能过于单一、以居住为主,鸿坤地产集团旨在创造高度融合工作、居住、购物、娱乐、休闲、景观于一体的魅力街区“鸿坤广场”,将购物中心、商务办公、步行街、城市公园、体育公园等部分依次注入,形成协同效应,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魅力、再造城市活力,形成区域经济发展增长极。其中的购物中心成为“鸿坤广场”的龙头项目,基地正位于各个居住区包裹下的核心位置,定位为区域型购物中心。我们的工作范围包括建筑设计,幕墙深化设计,灯光概念设计,景观概念设计。
由于商业地产涉及产业链上的各个环节,除了设计,前期策划、定位,后期招商、运营都直接影响商业项目的成败。而商业设计只有兼顾了顾客、租户、投资运营方、及社会多方面的需求,才能称为成熟的商业设计。在进行商业设计时,我们始终坚信通过精心、独特的设计,商业的价值能够得以提升。区域型购物中心的设计难点是大众化的定位对建筑整体控制的影响,如何通过整一性设计,把大众化定位商业的种种需求,集约在最终的建筑实体中,是我们面临的最大挑战。
基地呈L型,西、南均临城市主干道,北侧为支路,东接规划中的城市公园。因此,商业中心具有无背面的特点,每个面均具可视性和可达性,且属性各异:北侧由于面对住宅及其底商且道路较窄,适宜构筑人性尺度的步行气氛;西侧邻接道路较宽且路对面为大量的居民楼,适宜设置公众性的市民广场,满足周边市民的日常休闲需求;东侧紧邻公园,具有极佳的景观界面;基地西南角正处于城市主干道的交汇点,享有得天独厚的门户优势。另外,基地所处区域的建筑类型基本以住宅为主,风格、颜色各异,缺少整体形象。其他限制因素,如商业的体量需避免对北侧现状住宅的日照遮挡等。
正如康的“砖,你想成为什么?”,我们在设计初始一直在思考这个商业建筑希望以什么姿态呈现?避免形象先入为主的设计,我们希望它是由一个逻辑生长出的整体,一个与在地人们建立关系的场所,一个有归属感的商业建筑。我们尝试在这次设计中运用另一种自下而上的设计方法展开工作。首先mapping出从各个界面进入基地的不同人流,这些人流自然的修饰出大小各异的形体,这些形体呈聚合分散状,既如若干相互吸引的磁石,又如水体冲刷的卵石。这些体块成为下面一系列设计的控制单元。
根据前期分析,将主力影院设于顶部两层,面积约为三个形体块;为避免对北侧住宅的日照影响,建筑高度由南向北呈逐级跌落的退台造型;结合退台空间和业态设置不同标高的空中花园;根据每个体块的比例关系,将不同标高的上部形体向外悬挑,形成更加轻盈灵动的效果,底部通透感更强,利于商业氛围的营造;利用影院位于上部、功能上不需要通透的特点,将表皮设计为下虚上实的自然渐变肌理,同时呈一定的方向性,仿佛是虚空间流动过表皮后留下的印记;西南角入口在整体语言体系内生长出悬挑的雨篷构架,并在悬挑端上扬,形成更为强烈的视觉冲击;各个悬浮形体的玻璃部分为特殊图案的彩釉玻璃,图案巧妙的设计为一个模数,但在组合后形成整体的斜向肌理,与铝板一致,并弱化了矩形分格;悬浮的形体之间及底部为更加通透的全玻璃系统;景观的肌理也同时塑形,强化了建筑之于土地的生长属性;广告空间需重点考虑,将面西的可视性较佳的一个形体特殊设计为带维护桥架、可设置不同幅面广告的展示空间,将西南角视觉焦点区域的悬浮形体结合渐变表皮设置整面的LED光源,可实时发布动态的推广信息,西北侧也贯穿部分光源,其他区域结合表皮网络设置散布的独立点光源;另外,对形体有理化、砌墙区域、顶部设备位置、擦窗方式、灯光维护等种种问题也进行了细致考虑。如此,作为核心的设计逻辑自始至终贯穿于设计的整个过程及各个分项,最后呈现的是一气呵成的结果,自然而然的诠释出流动、变化、生长、绿色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