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 / 外表:
一边是沙漠,一边是绿洲,中间隔着的是黄河,这是建筑师对周边环境最直观的印象。美术馆在绿洲的这一边。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这片土地曾是一片荒滩,要在这样一个了无人迹的地方、这样一座并不具备太丰沛的艺术土壤的城市,建造一座当代美术馆,建筑师需要找到她存在的必然性。
通过对地貌学的研究,建筑师了解到美术馆的所在地在汉代至清代曾是黄河的流经之处。由于河水的冲刷,泥沙形成大量的固态沉积岩层:土壤表层的沉积岩层在千年的时间里逐渐移动、破裂,下层地质的岩石逐渐上升,在岩层不断挤压的过程中,河道逐渐迁移,原先的河床变成了如今的湿地。
美术馆外观的设计正是基于这千年间地貌的变化,以流动的皱褶肌理还原了千百年间塑造了如今地貌的沉积岩运动,同这片土地千年前的过往发生着对话。美术馆的外观犹如一个“运动中”的地质断面,暗喻着这片土地千年间的变化,亦传达了这片土地的源头——黄河——丰富、多变的性格;而其流畅、优雅的线条,又给人以轻盈的印象,仿佛是“降落”在大地上,自成大地的景观。
对建筑师来说,这座建筑犹如化石般记录着时间。
材料:
时间的风化
美术馆采用玻璃纤维强化混凝土(GRC)为主体材质,通体暖白的色调(是为了维持材料的自然基础色调而不需要因为人工着色)。选择GRC这一材质,一方面可 以满足幕墙的双曲造型,另一方面是因为它作为工业石材却有着同石材一样对环境的敏感:随着时间的变化而颜色逐渐黯淡。然而,建筑师认为材质/建筑同气候、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才是有趣的,材质本身应当表现出时间的印记感。同时,建筑的表面刻意保留了每个体块间的缝隙(通常建筑师会为了维护表面的完美,而将其填平),一方面保持了其尽可能舍弃人工痕迹的原则,一方面则意在凸显建筑由石块累积而成的体量形态,如同南美印加帝国由巨大的石块堆砌而成的石头建筑,是时间与自然力作用的痕迹的记录。
同时,建筑的外型是建筑师对这种地貌肌理的精神的诠释和形态的表达,”参数化”作为设计工具而满足了后期数字生产的条件。建筑表皮由1600多块板块组成,每块的大小不一,板块尺寸在40-8平米之间,在制作上没有“批量复制”的可能,均是独立制作而成,这也体现了一种在工业化设计时代不再主流的工匠精神。
室内:
反“殿堂式”的美术馆:相聚之所
建筑的设计实际上是从内部开始的,在充分考量了人的需求与空间感受之后,以内部空间布局作为外观形态的基础。不同于通常的美术馆如教堂般巍峨的形态,建筑师希望打破当代艺术同普通公众的距离,营造出一个欢迎访客进入的美术馆, 一层布置非展陈的休闲功能,是希望这里能够成为一个社区的枢纽、吸引人们 的相聚之所,使公众可以自然而然地感知艺术。
waa团队:
waa 由英国皇家注册的建筑师张迪(Bartlett)于2010年创建,合伙人包括创始成员 Jack Young (2010,英国Bartlett)和RubenBergambagt (2012,荷兰Delft ).三位合伙人的工作同时还得益于在国际著名设计公司伦敦福斯特建筑事务所(Foster+Partners)多年的工作经验,期间我们参与了许多大规模项目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最著名的包括全球首个零排放示范城MASDAR大学城马斯达尔发展和马斯达尔学院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希思罗机场航站楼扩建、彭博总部(伦敦).事务所的团队成员来自世界各地,包括英国、中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和香港。我们所做的每个项目,都是团队倾力合作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