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建筑师。2015年标志着Andrzej Wajda在《Tygodnik Powszechny》杂志采访中,宣布在克拉科夫建立日本艺术科技博物馆来展览Feliks ‘Manggha’ Jasieński收藏的日本美术品,已经有28年之久。1994年,随着这栋新建筑的开放,没有人会想到这个新设施会彻底煽动一系列艺术家们对克拉科夫新建筑的思考和建设,包括在新的文化和教育机构方面。此后的项目都颠覆着人们的想象力,最具代表性的是由Wajda设计的作品:花园茶馆,日本语言学校,Wyspiański2000年纪念馆,以及最近的新项目——作为Manggha博物馆的展览附馆,称做欧洲——远东美术馆。
由于Manggha收购了ul. Konopnickiej附近与它相邻的一小块土地,所以2004年萌生了盖一栋新建筑的想法。恰逢波兰进入欧盟,该项目发起人的主要目的是扩大文化艺术及展览活动的范围,由波日交流扩大为欧洲——远东的交流。新的展览空间主要用于展示欧洲艺术和东南亚,包括印度半岛的文化。美术馆计划为新老艺术都提供展示场所。
新的美术馆有两个展示场所分布在上下两层。正如Manggha博物馆管理者所期望的那样,展览空间都是经典的白色立方体空间,在表达上也尽可能得中立以适应大多数现代艺术多元化的表现形式
Manggha博物馆非常缺乏这样的空间,因为主要展览空间的特点要与展示历史艺术品的特定要求相匹配,尤其在纸张方面,需要一些特殊要求,使用专用照明,对湿度和温度也要精确控制等。这些特殊要求限制了展示当代艺术的可能性。新建筑打破了以往的限制,使策展人可以更自由地使用空间,组织不同类型的展览活动。
此外,美术馆提供了完善的备展服务设施,包括储藏间,馆长办公室,室内专用停车空间等。
建筑形式
Manggha博物馆的屋顶是基于几何双曲面的几个并列水平抛物线的特殊形式,整个建筑体量比较完整。任何想要补充或扩展原有组合的动作无疑会打破现有的和谐。新的建筑应该努力贴近旧建筑,就我而言,应该尊重并突出主体建筑的独特性,创造一个合理的建筑背景,对外部环境进行补充和引导。
因此,Manggha博物馆在形式和功能上仍处于主导地位,在规模和组合上处于次要地位。新建筑的外形尽可能得远离Manggha博物馆的主入口和基地,以免挡住ul. Konopnickiej现有建筑的景观。新建筑高度与原博物馆起伏的屋顶齐平。设立了单独的入口,入口空间由楼梯、残疾人坡道及一个可以用于建筑室外展览和艺术活动的露台构成。露台的位置突出了Manggha博物馆入口前的公共活动空间,两栋建筑立面分隔的空间也增加了一个城市室内交往空间。露台以下的空间成为室内停车场。美术馆一楼的护墙是对原有博物馆北墙边缘的延续,屋顶的高度——护墙的高度——都在博物馆凸出的天窗之下。建筑立面由简单的玻璃配上砂岩饰面,呼应了Manggha 博物馆现有地外部元素——坡道及楼梯。南立面的上部空间与博物馆前残疾人坡道的栏杆在一条对角线上。通过对建筑平静、简单及含蓄的表达,利用新结构形式为主体建筑提供了严谨的背景,突出了建筑表达形式的特点。
从ul. Konopnickiej看过去,建筑外轮廓线与路沿和人行道方向平行,开创了从道路到Dębnicki桥沿街面的先河。建筑北部和东部及两侧坐落着日本语言学校,它是对建筑的延续,由Kyoto-Krakow基金会在2004年筹建。学校护墙的高度与美术馆的立面保持一致。
结构
该美术馆地上三层,地下一层,功能复杂。该建筑组件的结构布局是复杂和异构的。不仅因为位置及选址的复杂几何地形,还因为建筑本身功能复杂和毗邻现有建筑。主要结构元素有钢筋混凝土板、板和柱。在地下一层,支撑结构是钢筋混凝土墙外的封闭系统,由25厘米厚度及20到25厘米不同厚度额内墙板构成。地下室墙面的布局主要由基础板和“零”板组成箱体将荷载传递到地面,同时将压力传递到外墙。外墙和基础地面由防水混凝土浇筑,具有防水功能。一层的支撑结构由25厘米厚度及20到25厘米不同厚度额内墙板构成。第二层的结构是由25厘米厚的板和外墙及突出的前壁构成。其余的墙,根据其自身高度附加悬臂板成为侧墙的扩展。这种“梁、板、柱”的结构体系,将所有的压力和所需的空间刚度均匀得分到各个结构,并及时转移到地面。
原文和内容版权:http://www.archdaily.com/
翻译来自:http://www.iarch.cn/,翻译:韩平,刘庆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