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外工作室是一个临时建筑,有着 5-10 年的使用期。它是高目建筑设计事务所的分支工作室,主要肩负设计展览、研讨沙龙、表演艺术等功能。这是建筑师给自己造房子的实践。
建筑的小部分空间将作为咖啡馆和工作室,大部分空间是展览空间,同时许多非日常性事件也会发生于此。目外工作室的半实半虚的功能属性促使建筑师并不以一种静态的,常规的思维来对待这个建筑,而企图寻找属于它自己
的设计表达。
再看看我们身处的建筑时代,许多建筑师在谈论“极简”、“少即是多”、“即物性”等等这些建筑理论。建造的逻辑似乎被抽丝拨茧般地被呈现了。可如果追根溯源,人最初给自己建造一个庇护所,一切的理论似乎都可以被质疑。
对于比建筑要“轻”的目外工作室,是否可以存在一种“散漫”的建筑学态度去建造?我们不受任何理论的束缚,只依靠对自然,对阳光,对风,对水的崇敬去建造房子。工作室的设计初衷就这样被提出来,本能地去建造,不依靠任何理论。在这里,建筑是一个富含生命力的个体。
许多人们认为的非建筑材料被应用于此,物质超越了人们给它定义的属性,回归到了某种简单的同一性。比如我们可以看到用不同颜色的旧门板拼贴而成的院落围墙,用插座布线来装饰的咖啡厅背景墙,用铁质建筑剖面模型作的桌子,以及金属帘子隔断等等。
同时,这个房子也是一个随时可被分解、重塑的建筑。它更像是森佩尔提出的建筑原型,有着台基,屋顶,墙体,火炉四个基本要素。除去一层的咖啡厅和二层的工作室,建筑内部没有一处完全封闭的空间。阳光、空气游走于此。
目外工作室是一个包容的建筑,它对阳光、风、甚至飞鸟与流浪猫狗都是接纳、欢迎的。为了让光充斥在建筑中,空间的顶部界面和垂直界面均采用具有良好透光性、漫反射的材料。也许正是由于这个建筑的“脆弱”,目外工作室传递了一种富有魔力的瞬间,一种建造与非建造之间的微妙平衡。
当我们体验它的时候,我们感到宁静、自由。甚至,我们不能单纯地用静止图像去感知它。就如同中国古典园林一般,你必须行走在其中,去体会光线的忽明忽暗,亦或是某个转角的豁然开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