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位于北京北部,燕山山脉与太行山山脉延长相交的山口处,西北东各方向都是烟雾缭绕的群山。基地位于一个科研单位的园区内。南北局促的夹在两个现状建筑中间,东侧紧挨着主干道,环境比较嘈杂,只有西侧是一片空地,与远山相连。从基地西望,重山环绕,仿佛置身于一副连绵的山水画中。所以设计初始,我们最想做的事情是把近处的嘈杂环境屏蔽掉形成一个内向型的安静私密的小环境,再把远处的山景借入建筑,利用“雾山”这种特殊景观形成独特的意境。
为了屏蔽掉嘈杂的“近景”环境,设计以空间为切入点。操作中以“现象透明”作为策略进行组织,使空间具有整体上的逻辑性并可多重解读。建筑整体组织在一个矩形的围墙之中,在平面形态上呈现两个矩形的交叠,交叠形成的“透明处”即为整体的核心院落,组织着建筑空间功能布局。现象透明既表现为空间的交叠而产生空间归属问题上的模糊性,同时结合层化结构对空间组织建构,其实质在于创造丰富空间并出乎意料,使人在行进过程中对空间的体验超乎预期。这与传统园林的营造手法不谋而合。
材料使用上,因为有严格的造价控制,设计变成了因地制宜的挑选。建造中摒弃了干挂石材的建造方法,取而代之的是对石材胶粘拼贴,我们选择了一种常见石材的边角料作为外表面材料,通过大小尺寸的控制达到自然而丰富的肌理效果,通过刷两遍防渗漆获得更沉稳的深色效果。用一种工业产品“扩张网”作为“瓦墙”的主体材质,而没有用真瓦。这样解决了瓦墙过高,瓦的自身承载力不够的问题。而且现实操作中金属网简单易行,适应低成本的批量生产。经材料置换的“瓦墙”即能唤起人们对于瓦的情感体验,又能让人们直观感受到现代技术的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