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筑师: Atelier U20
- 面积: 550 m²
- 项目年份: 2016
-
摄影师:Yannick Wegner
由于官僚体系作祟,抵达德国的难民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只能勉强维持被动的生活,这一点常常被大家所诟病。在位于曼海姆前美国斯皮内利军营的难民营里,尽管可以很好的保证他们的基本生活,但周围的环境相当荒凉并且缺乏有质量的公共空间。
在这种情况下,项目“共建 - 共同学习”被开展起来。 来自TU Kaiserslautern建筑学院的18名学生与25位难民一同建立了一个社区中心。通过这次机会,难民们可以积极参与到塑造他们自身环境的训练中,并获得新的技能。即使他们不能永久留在德国,这对他们的将来也是有用的;而学生们也可以为难民危机作出积极的贡献。作为未来的建筑师,他们所提供的专业知识可能用在难民营上乍看起来显得太过奢侈。但假如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他们的价值所在:因为他们创造出了令人愉快的空间和高品质的建筑。
在与难民一起确定了设计梗概后,学生们在整整一个夏季学期内高强度的工作,完成了方案深化、许可、施工图、效果图及建造成本预测。从8月中旬到10月底,他们在斯皮内利军营与难民同吃同住,一同展开工作。这导致了高强度的工作氛围和非常积极的团队协作。建筑物的内外部空间关系或连接或分离,都被仔细考量过一番。
主体的两面墙延伸到北部,打造出两个区域 - 每个区域都有各自的特点。其中一个较小的有壁龛围合的空间可作为一个内向花园和沉思场所,而较大的院子里容纳了一个公共活动室 - 由面向南面和西面的座位所限定。
所有结构元素和表面材料均由未经处理的木材制成。为了在施工过程中防止潮湿,并且为了在仅仅六个星期内制造出这些部件,一些大型构件在前军用设施的机库中被预制并且以高速度和高精度在现场进行组装。木材的轻量使得可以通过简单的手段运输大的构件。同时,通过将墙壁与桁架结合,地基可被减少到只需几个单基础。这样一来,地基的成本和混凝土的生态负面影响都被降到了最低。
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许多劳动力并降低建筑成本,在建造中没有采用大型机械。相反,我们采用了简单、省材的劳动密集型方式。由3×5厘米的简单板条制成的墙壁和桁架是这种方法的象征性代表:将它们拧在一起形成五个垂直和对角线排列的网格,从而为墙壁和桁架建立高效的支撑结构。装饰结构造就了建筑的独特外观。通过建筑与光影的互动,它被难民们认为颇具东方装饰性风格,并体现着身处异乡代表外国身份的友好姿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