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东原住民市集 / Bio-architecture Formosana - 5 的图像 13](https://images.adsttc.com/media/images/58dc/0f76/e58e/cec9/a600/0077/medium_jpg/Formosana-Aboriginal-Gallery-Lucas-K-Doolan-0491.jpg?1490816881)
-
建筑师: Bio-architecture Formosana
- 面积: 1921 m²
- 项目年份: 2016
-
摄影师:Lucas K. Doolan
![台东原住民市集 / Bio-architecture Formosana - 6 的图像 13](https://images.adsttc.com/media/images/58dc/0f9f/e58e/cec9/a600/0079/newsletter/Formosana-Aboriginal-Gallery-Lucas-K-Doolan-2387.jpg?1490816922)
台灣是南島文化的發源地,位於南島文化圈的最北端。南島文化因海洋山林和氣候所形成的特殊建築風格,深深影響了我們的設計思維。台東擁有七個不同的原住民部落在這裡生活著。在短短的五十公里,地形從海平面躍昇至三千公尺的高山,各個部落便分散在山與海之間。
![台东原住民市集 / Bio-architecture Formosana - 1 的图像 13](https://images.adsttc.com/media/images/58dc/0f6c/e58e/ceef/0900/013a/newsletter/Formosana-Aboriginal-Gallery-Lucas-K-Doolan-0422.jpg?1490816871)
所以希望藉由 Taitung Aboriginal Galleria 詮釋出南島原住民族的建築及生活特性。以一個大棚架遮蔽出最適合南島環境活動的陰影空間,風可以在其間流暢地運行,少量的陽光可以從頂部穿透檳榔、蕨類、月桃、筆筒樹等。南島樹林的樹種穿插其間,尤在山林。
![台东原住民市集 / Bio-architecture Formosana - 8 的图像 13](https://images.adsttc.com/media/images/58dc/0f8a/e58e/ceef/0900/013b/medium_jpg/Formosana-Aboriginal-Gallery-Lucas-K-Doolan-1762.jpg?1490816902)
商品展售區規劃原住民手工藝商舖以回收貨櫃屋作為基本小單位,再以垂直與水平的打通串連出不同的商舖空間選擇營造市集的空間效果。以台灣為例,每年有概估一萬個20尺的貨櫃屋從海上退休至陸地成為所謂的「回收貨櫃」,相當於15萬平方公尺的閒置空間。有別於以往整棟封閉的商場,大棚架下分為兩種空間:分間獨立空調管控的貨櫃屋商舖,及自然通風的走道、挑空及大廳;針對亞熱帶氣候作使用分區的空調區劃,減少了50%的冷氣空調噸數(RT),更為未來的營運用電減少60%的耗量。
![台东原住民市集 / Bio-architecture Formosana - 4 的图像 13](https://images.adsttc.com/media/images/58dc/0f62/e58e/cec9/a600/0076/newsletter/Formosana-Aboriginal-Gallery-Lucas-K-Doolan-0229.jpg?1490816860)
![台东原住民市集 / Bio-architecture Formosana - 9 的图像 13](https://images.adsttc.com/media/images/58dc/0fc6/e58e/ceef/0900/013f/newsletter/GROUND_FLOOR_PLAN.jpg?1490816957)
![台东原住民市集 / Bio-architecture Formosana - 3 的图像 13](https://images.adsttc.com/media/images/58dc/0f81/e58e/cec9/a600/0078/newsletter/Formosana-Aboriginal-Gallery-Lucas-K-Doolan-1737.jpg?1490816892)
呼應台東的山海起伏的大棚架,以傾斜的屋面連接低矮的鐵路聚落至較高層的觀光旅店,同時將的雨水順勢收集至廣場前的五個小水池。台灣的原住民常以圖騰聯結歷史與神話傳說表現在編織、繪畫與雕刻,本案也以象徵原住民祖靈眼睛的菱格紋作為棚架屋面的鋼結構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