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于北京朝阳区东坝第四使馆区的这座新校园为这片新兴社区带来了勃勃生机。用地位于五环路七棵树桥以东,北侧紧邻坝河,南至规划西坝南路,西北至东坝西环路。位于社区中心位置的东坝小学占地17300平方米,地上建筑面积13840平方米,总高度18米。校园仿佛以许多不均匀建筑物体量围合形成庭院、天井、操场等公共空间,使人联想到老北京的城市历史,也引申到建筑文化遗产的演化。
由于地形较为狭长,校园通过南北方向的左右两侧轴线布置多组不同属性的庭院空间。沿着左侧轴线安排两个室外庭院,将主要功能空间分为普通教室、风雨操场、图书馆和教师办公三个部分,既满足小学日照要求,又在合理设置室外运动场的同时,减少功能区之间的声音干扰;沿着右侧轴线安排两组室内中庭,将附属功能空间--自然科学实验室、学生活动厅、餐厅和厨房、美术教室、音乐教室、舞蹈教室、计算机教室等布置在各自独立的区域内。教学空间犹如漂浮的岛屿,公共空间犹如潺潺流动的河水。
教学楼每层均有安全、舒适、明亮的宽大走廊和采光内庭,让学生们拥有更多自由交流的机会,充分释放孩子们活泼好动的天性。内部空间在横向和纵向上都能够相互联系,互相渗透,从而创造出一系列位于不同高度的公共开敞空间。走廊、庭院、大厅、平台借助良好的采光通风条件,流畅的、有方向引导性的布局,共同营造出连续的动态空间体验,形成宁静独立的教学分区。分区间达到微妙异同、循环流动的意境,实现空间类型的多样化与可参与性。
交通入口在东侧进入中央大厅,连接坡度缓、尺度宽的平台楼梯;北侧向上通过宽大的室外台阶到达风雨操场的二层平台,向下可达室外运动场;西侧经过图书馆的两层共享空间进入教师办公区。
建筑物的墙体和植被屋顶都含有强化绝缘材料,通过高效保护手段最大程度减少热耗。屋顶光电池膜为建筑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可再生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