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溪祝家甸村,位于昆山南部水乡,古称陈墓,与姑苏陆幕同为我国古代紫禁城金砖的产地。这里承载着江南匠人与古代造砖文化的那段刻骨铭心的历史。村子宛如一片荷叶,漂浮在长白荡中,村东至今还保存着十几座明清时期的古窑,诚如清代诗人钱思元所云:“窑户如鳞、终岁不绝”。
2014年我们初访祝家甸村时,村中青烟袅袅,很多古窑还在烧制古砖古瓦。然而随着传统工艺的日渐没落,多数村民已经不再烧砖,他们选择去镇里打工,尽管与名闻天下的旅游胜地周庄只有五公里之遥,但祝家甸村中人烟罕至,颇有几分凋敝。于是昆山市政府和城投公司邀请我们来做这个乡村的规划、复兴策划和建筑设计。
针对这样的情况,崔愷院士提出了“微介入”的规划设计理念,从村西边的一座废弃的砖厂改造开始,通过这个点的刺激作用,逐步实现整个乡村的复兴。我们设想如果将砖厂改造成一座金砖文化的展示馆,那么人们到这里看完金砖的展示,再信步到村子另一边的古窑去参观,这样在村西与村东之间就回建立起一条条的路径,在这些路径上便会出现各种契机,也许是商店、也许是咖啡店、也许是民宿,至少村民有了留下的机会。
对于砖厂的改造,我们提出了安全核的概念,也就是再保持旧砖厂外观基本不变的情况下植入3个“安全核”,这些核直接放在旧砖厂二层的地面上,并联合形成支撑体系,共同承载屋面的荷载,这是个非常大胆的构想。同时,我们在3个安全核之间放入2个独立的镜面小盒子,提供了全部辅助功能,包括卫生间和机房,这两个小盒子以镜面反射的方式消解在大空间中。
为了尽量降低屋面荷载,设计团队订制模具,并设计了透明瓦,透明瓦非常轻,可以减轻屋面重量,同时可以模拟我们第一次进入这个大厂房时,眼前所看到的屋面残破,阳光斑驳陆离的效果。
在室内设计方面,我们采取了模块化的设计,所有的地板单元、家具单元、设备单元、镂空单元都是可以互相替换的,以便在一个乡村小建筑中提供更多的室内空间可能性。事实上,目前使用者根据不同需要,几乎每个月都在变换室内的布局。
诚如我们设想的,这个村庄的设计不断持续的进行,很快业主提出对砖窑底部进行加固,以满足越来越多的参观需求,于是加固设计单位搬进来很多的大钢拱,为了美化这些钢拱,我们用砖拱进行装饰,砖沿着钢拱上沿砌筑,与村东古窑的做法相同,形成了一道道精美的砖拱,如同通往过去那段岁月的时空隧道。
为了保留原来窑工运送材料的坡道,新的入口空间完全采用独立基础的钢楼梯,将老的楼梯保护在其中,当访客踏寻在楼梯之上,还可以清楚的欣赏过去的坡道。除此之外,最明显的加建便是北侧对着湖面的露台,这里可以饱览长白荡的秀美,最重要的是站在这里,回首不经意间便可看到当年“淀西砖瓦二厂”的旧水泥字,带着一份乡愁映入我们的眼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