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ages.adsttc.com/media/images/5a64/c3cb/f197/cc2a/b500/0128/newsletter/1-11.jpg?1516553158)
展开
![](https://images.adsttc.com/media/images/5a64/c3e0/f197/cca9/f200/0082/medium_jpg/1-13.jpg?1516553179)
在2017年深港双年展(UABB)龙华区上围分展场中,有一个名叫“多米诺”的展馆,不同于人们的常规体验,这个建筑里面没有一堵墙,而只有24扇可以任人转动的大铁门。它们自由的打开或是关闭,塑造了一个会“呼吸”的艺术空间。
![](https://images.adsttc.com/media/images/5a64/c435/f197/cc2a/b500/012a/newsletter/1-17.jpg?1516553263)
柯布西耶提出“多米诺”原型,带来了自由平面、自由立面的无限可能。中国南方的平凡村落上围一栋被弃置的混凝土未完成建筑,与多米诺原型惊人相似,以实体标本的形式显示出多米诺框架在上围村的应用。
![](https://images.adsttc.com/media/images/5a64/c481/f197/cc2a/b500/012d/newsletter/2-2.jpg?1516553339)
![](https://images.adsttc.com/media/images/5a64/c555/f197/cca9/f200/0088/newsletter/drawing_2.jpg?1516553547)
![](https://images.adsttc.com/media/images/5a65/5c0b/f197/cca9/f200/010e/newsletter/3.jpg?1516592136)
本原设计研究中心对这个旧建筑进行一系列的改造设计策略:1. 保留整理原有混凝土结构框架;2. 添加24扇巨大的金属转门,以不同的开启组合形成可以灵活使用的艺术与教育空间。
多米诺展馆将成为了一个可以灵活转化、沟通不同人群、不同文化状态的社区生活框架。一楼将设置一个常用的工作室空间用于策展人办公或公共教育功能。二楼新增设的16扇通高转门可以灵活围合、切分展馆空间,以容纳艺术展览、社区聚会、小型演奏等活动。屋顶则作为社区公共活动平台。
![](https://images.adsttc.com/media/images/5a64/c36b/f197/cc2a/b500/0124/newsletter/1-2.jpg?1516553061)
![](https://images.adsttc.com/media/images/5a64/c57a/f197/cc2a/b500/0133/newsletter/drawing_3.jpg?1516553583)
![](https://images.adsttc.com/media/images/5a64/c45c/f197/cc2a/b500/012c/newsletter/1-16.jpg?1516553300)
打开任一扇门,都会以一个不经意的角度聚焦上围村的某种风情:一棵笔直孤单的木瓜树;百年客家老宅的斑驳墙角;马赛克拼贴的粉色工厂;村民修建的欧式别墅。一个充满活力与矛盾的村落印象,在人们一次次旋转开铁门时显露出来。
![](https://images.adsttc.com/media/images/5a64/c3c0/f197/cca9/f200/0080/newsletter/1-10.jpg?1516553146)
而封闭的门扇,则被面纱一般的穿孔图案所掩住。白日里,阳光透过这些小孔在地面留下光影,以光影的律动在特定时分激活地面,以不同的姿态回应周边环境的渗透。
日落之后,孔洞间透出的光会隐约构成一张柯布西耶的面庞。透过这个西方建筑理论的建构者的双眼,人们望见中国南方一片生长的村庄图景。
![](https://images.adsttc.com/media/images/5a64/c4ea/f197/cca9/f200/0085/newsletter/2-8.jpg?1516553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