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建筑师。BRIC艺术空间的概念来自中国当代艺术家的抽象绘画,以“形而上”理念中的留白空间为创作始点。艺术空间内运用了简洁黑色线条,配以自然光和半透明材质,勾勒出朦胧虚幻的物理轮廓。这一改造项目坐落北京798艺术区,建筑前身是70年代毛泽东先生大跃进运动期间建设的工厂。
设计的目的是为了创造一个用于沟通互动的开放空间,供人们在此交流有关艺术人文化等精神层面的思想,恰恰与建筑前身作为工厂的功能相反。
该项目的开始非常偶然,建筑师在从阿姆斯特丹飞往北京的长途飞机上,遇到了正准备移居北京的客户。客户是认知科学领域的著名专家,对形上学有浓厚兴趣。而建筑师则是年轻的学者,专注研究人们在建筑上对空间的认知。两人比较了中西方在抽象艺术和形上学的差异。彼此共同的兴趣,让艺术空间在对话间已现雏形。
设计师最后创造了一个沉浸式的‘留白空间’,并在布局上采用移动板块,比喻当代艺术家所热衷于探索的‘未知’与‘存在’,而非‘内容’。他们流连于抽象领域、跨越文化的哲学主题,如空间、时间、变化、变形。有更甚者热衷于探索变化中的永恒,和隐于表象下的未知。
设计师同时亦受到了沙俄时期的艺术家马克·罗斯科(Mark Rothko)启发,尤其是他在德州休士顿市的圣汤玛斯大学设计的礼拜堂。罗斯科认为艺术必须与现实达到一体化,带来沉浸式的体验。于是这次项目的设计师便为创造了这样一个过渡空间——让人们从室内纯白的空间,移步至室外绚烂的世界。室内交错穿插的体量和平面,为人们提供了灵活的活动空间,照顾了艺术空间的不同功能和人流。
项目的概念性愿景以“极简设计、极高活动性”的手法实现,利用了最少量的建材和结构,在空间上取得最大效果。灵活多变的布局系统,让艺术空间容纳多重功能。
项目在仅两个月内完成了设计以及施工。对工作充满热情的施工方和设计团队的无间合作,让艺术空间得以在有限的预算内实现。maison h 从设计阶段到制定施工图、选择施工方和匠人、实际施工的过程中都全面参与了项目。合适的施工方和匠人让空间上的多处细节得以完整呈现,忠于原本设计。
白天时,自然光通过屋顶的半透明的阳光板流泻而下,照亮有两层通高的展览空间,纯白的墙面在光线作用下让空间更显空旷。建筑的二层是较为私人的地区,包括管理艺术空间的办公室,和用于招待买家的展示室。
BRIC艺术空间在欧洲多处也设分支,关注BRIC国家(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的艺术发展。BRIC原本虽是政治和经济相关的概念,但他们相信这四个发展中的国家已逐渐展露了其独特的文化环境和审美偏好,将在被西方主导的世界文明史上带来新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