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一个一百年前农业人口还占97%的国家,一个实质上被农民经营了四千年的国家。中国民间的建造智慧更多的隐藏在一些听上去“旁门左道”的书中,类似《管子. 地员篇》、《葬经》、《农书》、《天工开物》等等。中国传统乡土聚落的发展史是一部农业技术的发展史,传统乡土建造则是一项由小农经济主导,多领域、跨尺度的营造工程,将地理,水利,农业等多学科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我们关注这种生产复合型建造方式,将其称为“农构”(agri-tectonic)。
从2015年底,我们开始将“农构”的理念运用于一些微型的项目上,“农业包容城市”(agriculture inclusive urbanism)——作为城市更新的一种手段——我们试图通过实验型设计找到农业反哺城市的基因片段。深圳南头城中村的“天空农场“便是这样一个项目:城中村的生产复合型公共空间。
一万元在北京市中心可以买到一个立足之处,一万元在河北沧州可以买到一平米,一万元我们在深圳南头村搭建了一个400平米的天空农场。天空农场是一个集雨水收集、都市农业及社区营造与一身的“农构装置”,对场地最小干预的同时挖掘“城中村农业”潜在的生态意义和生产潜力,提供新的大众集会空间和社区营造方式。
深圳城市大约10%的面积是城中村,却容纳了将近50%的城市人口。城中村在深圳,是城市空间的另外一种形式,但同时它饱含着小农经济混合小工业的生产生活方式,以及一种潜在的与聚落紧密结合的构筑方式。在缺乏公共空间的城中村,天空农场是新城中村经济的迭代产品,廉价的寄居空间可以成为肥沃的生产空间和独特的消费空间。
天空农场以平民的价格创造最有效的生产空间,达到尽可能大的推广效应:我们选用城中村随处可见的建材PVC作为装置的主材料,设计老百姓自己就能加工的标准化结构,便于拆卸和运输。侧网采用的是农用地爬藤网,空洞较大,方便植物瓜果垂挂,顶网采用的是防鸟网,保护瓜果的同时又便于雨水收集。
场地原来是一个建筑垃圾堆场,为了利于植物的生长以及日后潜在的场地功能变更,我们采用了“鱼菜共生“的方法来培养天空农场的植栽。场地最初没有水源,放置的九个”黑匣子“利用雨水收集得来的水饲养着几百条鱼,每个黑匣子里的”鱼粪营养水“通过一个低压水泵循环供给植物。最低的成本,最小的干预,最少的维护,支撑起了400平方米的天空农场。据估算,一个夏天,天空农产可收集利用300吨的雨水,饲养200多条鱼,培育200多斤瓜果(以黄瓜为例)。
天空农场是城中村里的“移动农业”,它可以出现在屋顶平台,可以出现在街头或者任何一个1.5平方米的闲置空间,网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大小。下部最大化的留给公共空间,上部最大化的留给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