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AD 经典:新美术馆 / SANAA

这篇文章原发表于2016年7月22日。点开我们的AD经典专栏,阅读更多知名建筑背后的故事。

新美术馆来源于背后一个大胆的想法:在纽约建立一个前所未有的,并具有政治意识的当代艺术中心。为了有别于城中已有的艺术机构,它把视线放到了新兴艺术家身上。而新美术馆这个名字本身也蕴含了它的先锋精神。自1977年起的20年间,新美术馆通过其大胆的艺术策划赢得了不俗的名气,越来越多人认识了这个位于苏豪(SOHO)区一间不起眼公寓里的艺术机构。为了有一个更好的视觉呈现,并接触到更多观者,新美术馆在2003年委任日本建筑设计事务所SANAA给它设计一个专属的家。SANAA最终的设计,一个由直线型盒子堆叠起来的建筑,就这样在包厘(Bowery)街拔地而起。在纽约,这是第一个,也是至今唯一一个专门为当代艺术而建的美术馆。[1]

AD 经典:新美术馆 / SANAA - 更多图片+ 25

© Laurian Ghinitoiu

总部位于东京的 SANAA(Sejima and Nishizawa and Associates)于1995年由Kazuyo Sejima(妹岛和世)和 Ryue Nishizawa(西泽立卫)创立。这两位设计师在共同合作完成SANAA项目的同时,也在同一屋檐下成熟地运营着他们自己的个人项目。这些项目的成员共用一个敞开式办公区。这种没有边界的工作环境同时象征着妹岛和世和西泽立卫经典的透明式建筑风格。这个风格,在某种程度上,是对东京街头那些毫不透光的建筑物的反击。此外,它也被拿来与Mies van der Rohe(密斯·凡德罗)的框架结构作比较。[2]

© Laurian Ghinitoiu

在收到新美术馆委托的同时,SANAA还有两个正在进行的艺廊项目:分别是位于日本金泽的21世纪美术馆和位于俄亥俄州托莱多美术馆的玻璃亭子,后者是事务所在美国的第一个项目。虽然他们在国际上相对不显声誉,但也一直和新美术馆一样致力于帮助尚未被发掘的艺术家走向大众。[3]这一系列项目让SANAA获得了全球范围的高度赞赏,并最终在2010年获得了普利兹克奖。

© Laurian Ghinitoiu

SANAA设计的新美术馆由围绕一个中心点垂直叠放的七个大小不一的盒子组成。在规划中,设计师避免了让最底层盒子占领整块规划用地,这使得他们有足够空间由中心向外移动上层的盒子,从而为不同体块之间创造了颇具活力的互动效果。[4] 事务所期望用这个独特的建筑计划来营造出一个与众不同的建筑身份来表现客户的试验哲学。[5]

美术馆的功能性空间分布在10层的建筑内,这其中包括艺廊,办公室,活动空间,一个咖啡馆,一个剧院,一个教育中心,还有两层是设备层。在此,建筑与功能形成了一个独特的对话,就像西泽立卫总结的,“我们利用功能去创造了这个建筑,但同时这个建筑也创造了功能。” [6] 在新美术馆中,这样的相互性有很突出的表现——一个在三层和四层之间风井中的未利用空间被改造成为一个虽然只有5英尺(152.4厘米) x 8英尺(243.84厘米)面积,但层高足有35英尺(10.67米)的微型艺廊。

© Laurian Ghinitoiu

在这个项目中,SANAA的首要目标之一就是创建一个可以使人亲近的,吸引人的美术馆。[7]为实现这个想法,他们在街道层装设了玻璃墙,扎实地为美术馆注入了开放感和透明感。这层玻璃消解了美术馆和街道之间的边界,鼓励到更多路人进入参观。而从混凝土步道延续到美术馆内的混凝土地面也同样实现了这一效果。墙体的玻璃不但深入到地面之下,还延伸到天花板内,设计师以此遮挡了玻璃板的边框来避免它们使空间内的人感觉到任何隔阂和边界感。

© Laurian Ghinitoiu

艺术品的装卸台通过玻璃墙体显露了出来,曝光了美术馆的幕后活动,也暗示了美术馆本身的透明感。室内的焦点同样有玻璃墙体,例如它们在第一层中把前部的大厅和咖啡馆和后面的艺廊分隔了开来。如此,美术馆走出了建筑体,路过的人们透过玻璃墙就可以接触到正在展览的艺术品。

由钢桁架来负担盒子重量的建筑结构本身也支持了玻璃墙的使用。同时,这个钢桁架结构使得艺廊内无需柱子支撑,为展览提供了一个无阻碍的,适应性强的空间。在一些地方,桁架被暴露出来成为了装饰的一部分,和对角斜支柱一起把窗户一分为二。在其他地方,桁架则被小心地安排在适当的位置,以免遮挡到天窗。

© Laurian Ghinitoiu

因为艺廊的墙体并不能承重,设计师们在墙体和地面之间设置了一条凹槽来避免两者向来不完美的接合。这个建筑细节在 SANAA 之前的金泽美术馆项目中也有使用。[8] 在新美术馆,整体的建筑结构像是飘浮在临街的玻璃墙上,而室内的这些浮壁恰好与其体现的无重力感交相呼应。

把展览空间最大化是设计过程中的一个关键考虑,特别是想到新美术馆之前在SOHO 颇为狭小的空间。因此,连接空间被缩减了来增加艺廊的面积,比如从三层到四层的楼梯只有3英尺(91.44厘米)宽,是纽约市建筑规定里的最低要求。在这里,狭窄的楼梯和极高的天花板一起营造出了颇为戏剧化的空间体验。

© Laurian Ghinitoiu

在馆里,墙体空间是优先于开窗的,所以艺廊里几乎没有窗户。设计师的方案是把组成建筑的几个盒子往不同方向移动,这样自然光可以通过未被遮挡部分的天窗来进入室内。在夜晚,艺廊内的人造光源通过天窗透到室外,并被外墙的围幕发散开来,柔和地点亮了整座建筑。艺廊天花板上的架构并没有被封闭起来,艺术品可以从天花板悬挂而下。当然,这样的安排也是为了拥有更大,灵活度更高的展览空间。

© Laurian Ghinitoiu

SANAA 的建筑项目向来注重营造建筑体本身和它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新美术馆也不例外。在最初的设计方案中,建筑体是比较宽而矮的。但当建筑师在纽约度过了一段时间之后,他们修改了方案,把建筑体变得更加狭长,以来回应纽约整体的建筑景观。[9] 再者,由移动盒子搭建起来建筑结构也让人联想到纽约天际线上典型的逐层收进的摩天大楼。通过高层的全景开窗,城中的景观被带到了美术馆内,在打断了观众的室内体验的同时,也让城市和美术馆连接在一起。

© Laurian Ghinitoiu

另外,建筑体也通过材料的选择来反映了它和周围环境的紧密联系。建筑师称,他们使用的工业材料,恰恰呼应了包厘街的粗犷气质。[10] 建筑的外墙被两层工业铝网包裹着,创造出了一个颇有质感的闪闪发光的外观。虽然钢筋网在建造中更常用,但设计师选择了更加透明光亮的铝网,给建筑带来了一丝轻盈感。这样的铝网柔和了建筑的棱角,在增添了其透明度的同时,也使其融入到周围的环境中。

© Laurian Ghinitoiu

当新美术馆在2007年底正式对外开放之后,它出众的极简设计被建筑媒体广泛赞誉。这个建筑成功地提升了新美术馆的形象,它在开放后短短两个月之内就迎接了10万观者。当然,也不是没有对建筑师的批评,有些评论家就提到,通过天窗透射入室内的自然光微乎其微,在任何情况下,还是室内条形灯的光照更抢眼。[11]

© Laurian Ghinitoiu

考虑到街区的历史,这个在包厘街上建造美术馆的决定并不寻常。其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曾经是一个臭名昭著的充斥着毒品的地方,直到千禧年,包厘街仍显破败。近年来,新美术馆的到来帮助包厘街获得一次新生的机会。现在,这条街上已经有了一个精品酒店,一个有机超市,还有各式各样的艺廊和艺术空间。[12] 可以说,无论是新美术馆的建筑还是这个机构本身,都象征着艺术和建筑对社会的变革力量。

翻译:黄瀚筠

© Laurian Ghinitoiu

参考材料

[1] “New Museum: About”. Accessed 20 June, 2016. [access]
[2] Guzmán, Kristine. “Reinterpreting traditional aesthetic values.” In Houses: Kazuyo Sejima + Ryue Nishizawa, SANAA, ed. Agustín Pérez Rubio. León: MUSAC, 2007. p167.
[3] Phillips, Lisa. “Past Present Future.” In Shift: SANAA and the New Museum, eds. Joseph Grima and Karen Wong. Baden: Lars Müller, 2008. p7.
[4] Ibid. p9.
[5] Grima, Joseph. “Interview with Kazuyo Sejima and Ryue Nishizawa.” In Shift: SANAA and the New Museum, eds. Joseph Grima and Karen Wong. Baden: Lars Müller, 2008. p26.
[6] Rubio, Augustín Perez. “Feeling at home with SANAA”. Houses: Kazuyo Sejima + Ryue Nishizawa, SANAA, ed. Agustín Pérez Rubio. León: MUSAC, 2007. p15.
[7] Ibid. Grima. p36.
[8] Elding, Jonas et al. “Backstage.” In Shift: SANAA and the New Museum, eds. Joseph Grima and Karen Wong. Baden: Lars Müller, 2008. p77.
[9] Ibid. Grima. p26.
[10] Ibid. p28.
[11] Filler, Martin. “Miracle on the Bowery.” New York Times, 17 January, 2008. Accessed 20 June, 2016. [access]
[12] Ibid. Phillips. p11.

  • 建筑师: SANAA; SANAA
  • 面积 该建筑项目的领域 面积:  58700 ft²
  • 项目年份 该建筑项目的竣工年份 项目年份:  2007
  • 摄影师

项目图库

查看全部显示较少

项目地址

地址:235 Bowery, New York, NY 10002, United States

点击以打开地图
地址仅作为参考。可显示城市/国家,但不提供精确地址。
关于这家事务所
引用: Bryant-Mole, Bart. "AD 经典:新美术馆 / SANAA" [AD Classics: New Museum / SANAA] 01 12月 2018. ArchDaily. (Trans. Wu , Winnie) Accesed . <https://www.archdaily.cn/cn/906910/ad-jing-dian-xin-mei-zhu-guan-sanaa>

您已开始关注第一个帐户了!

你知道吗?

您现在将根据您所关注的内容收到更新!个性化您的 stream 并开始关注您最喜欢的作者,办公室和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