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抗与适应
苏州科技城,为了适应当代城市高效运转的要求,将土地分割成尺度相近,属性不同的网格。苏州科技城实验小学用地则是在这种状况下对宏大的自然地貌做出避让后的极端体现——处于紧张的城市网格与舒缓的自然地貌的临界状态。场地一侧是视线舒缓且承载自然与记忆的河道、湿地、山体,而另一侧则是近乎数学公式计算出一般的高密度高层人才公寓。
面对这一紧凑的场地条件,复杂的周边环境,以及高强度、高密度的容量要求(容积率1.5),我们要做的则是在这些表面上对立的元素之间,寻找到融合的平衡点。本项目是基于场地两侧城市的建成景观与自然景观的巨大差异而产生的对抗性而开展设计的。
延续与演进
传统书院不仅是具有知识传授功能的场所,更是文化传播形式与载体演变的历史见证。
如何将苏州传统的书院文化和当代教育理念相结合,是苏州科技城实验小学设计的思考起点。当代的基础教育一直是在探讨如何提高学生全方位的综合素质的争议中演进。一方面要保证学生有效的足量的知识摄取。另一方面,又希望学校模拟的微型社会环境,可以弥补学生在家庭中社会性教育的不足。我们据此提出了一个更为积极和谐的“垂直书院”系统,对传统书院模式进行延续与再造。
首先,我们将学校的功能作了区分和组合。把用于普通教学的标准化教室,以效率最大化并满足间距要求的原则,组合成三个相对独立的教学院落,每个教室都在一个阵列式的网格体系里,布置在基地西侧靠近城市界面一侧,满足基本的教学需求。这样,对城市密集一侧形成较为严整、内向的态度。同时,把教师办公和行政管理、讲堂、图书馆和合班选课教室、风雨操场和食堂等对于面积,形态,体量要求各不相同的功能,以分组退台跌落的方式组织起来,由南向北分四组布置在基地东侧靠近自然界面一侧,层层退台面向基地东侧的山体。
户外运动场也布置在基地东侧,与建筑的退台肌理相呼应。其次,我们通过一个脊椎状的公共空间系统,将东西两侧氛围不同的空间串联起来。它既是连接整个学校南北向功能的必要通道,也是东西两侧标准教学功能和交流体验功能转换过度的空间。这一公共空间系统由南往北逐次由宽收窄。最南侧由学校主入口进来是一个四层通高、带有充足高侧顶光的开放式入口中庭,并有大台阶把师生直接引向二层。入口中庭北侧是和讲堂的地形变化相延续的、带有不规则分布的园型天窗的多功能半室外剧场,是激发师生自主交流活动的空间装置。再往北侧则是一段宽大的多层连廊联系东西两侧。
内庭与外园
内庭院是具有中国传统意义的最常见的一种院落形式,四周封闭而向天空敞开的强烈的庇护感为孩子们开辟出一方湛蓝的天空。内庭院空间具有强烈的垂直指向性,有效地避让了周边建设中的嘈杂的城市不利因素,渲染出了校园本该拥有的安静、纯真的环境气质。
错落有致且水平延展的退台是对江南园林空间的立体重构,通过垂直方向的共享空间的置入,以及面向自然景观的水平平台的延展,使得在土地是稀缺资源的高密度的大都市中,能够获得园林般的空间体验。
紧凑与松散
校园整体上分为标准化的教学院落、社会交流性强的活动空间,以及作为“脊椎”的交通廊道三个部分。教学功能单元紧凑集约布置,在满足规范的基础上,尽可能地留出场地,使得剩余空间具有更灵活的可操作性与可变性。建筑整体上向城市与自然两侧对立伸展,以运动场来衔接自然与建筑。作为“脊椎”的交通系统被频繁使用,在使用中新的路径将被探索,未定义的活动空间将被触发。
交通系统扩展并融入形态松散的一侧,这使房间的功能定义模糊化,使空间在使用上更具有生长性与可变性。
传道与授业
我们希望“垂直书院”的设计能弥补应试教育的部分缺失,这不仅意味着能为学生学习专业知识提供更加舒适的空间,更要为他们社交中仁爱、智慧的人格形成提供更多可能。
在苏州科技城实验小学的校园设计中,学校公共性最强的功能单元被主要交通空间所围绕,这使得这些单元具有一定的必达性,激发空间的多义性与活动多样性,并促使每个学生都能有效地参与到多种活动当中。方案中注入的大量社会交往空间,满足了多种课外教学功能。此外,这些空间拥有多种进深和尺度、不同程度的私密性以及丰富的情感内涵,风雨操场和剧场以开敞的大空间,希望充分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图书馆则为学生提供了独处和交流的复合空间,让学生既能够在安静的环境中思考和阅读,又能够进行交流和碰撞。
结语
值得欣慰的是,在近期的回访当中,沿山体方向的平台已经被年轻的老师们赋予多个主题,诸如校园农场,开心集市,这些用途也帮助实现了设计的意义。多样开放的空间,让后续使用有着更多的可能性,伴随着时光而演变,伴随着童年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