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马蹄形的房间,位于上海法租界某座老花园洋房的底层南侧,有一整面半圆形的窗户朝向后花园。上海的老洋房大都经历过这样的变迁,本为一个大户人家建造和居住使用,而后每个单独房间被分割给不同的家庭,十多户混居在一个房子里,共用走道上的公共厨房和卫生间。多年杂居导致的设施陈旧、卫生条件不佳和缺乏隐私等问题慢慢浮现,于是近年来那些住户们又开始纷纷搬离。这个42平米的半圆厅就是众多被空置出来的房间之一。这个房间是原主人家的舞厅,一对夫妇居住使用了几十年,终因年岁已长生活不便而迁出。一个老房子里的原本单一功能的房间,如何更新以适应年轻的小家庭的生活需求,是很多产权复杂的老洋房面临的问题。
atelier tao+c在这个项目中,试图去挖掘单间的居住潜力,并满足既住在一起又有独处空间的可能性。
设计师在房间里置入了一个巨型的复合家具,或者说是一个微型的家具化的建筑。保留房间的轮廓、窗户和顶面不动的情况下,—个用枫木多层板构造的几何体块占据了房间的大半部分,形成一种独立的内部结构。在木板构造的深度内,嵌入了所有的功能需求——容纳淋浴间、厨房、壁橱、书架、台阶和座椅。并通过木板不同方向的挤压和转折,严密层列并互相咬合的组合,围合出了不同的角落和活动空间——餐厅和起居室。
家具体块的顶部作为第二层的地面,容纳私密性的功能空间。床垫嵌入在木板结构的顶部形成卧室;书桌在家具转角处拉伸起来,定义出书房。又通过挖空局部的地面,形成上下层之间的挑空。在有限的面积内,又嵌入了两条不同的连接上下层的路径:木板构造的楼梯连接起居室和卧室,纤细的金属楼梯连接书房和餐厅。居住在此的情侣可以拥有独立互不干扰的动线和空间。
家具体块交织形成的丰富界面,将日常生活的表面和平面吸收到复杂的结构中,由此获得更松散的活动空间。一个42平米的房间,却拥有11平米的起居室、20平米的厨房和餐厅、4平米的卫生间、5平米的玄关、15平米的卧室和4 平米的书房。
连贯的内部空间中没有用来分区的墙,阳光可以没有阻碍从窗户洒入室内。地面用了上海公园里常见的红色瓷砖,从户外延连至室内,并做出不同的台地高度。搭上全景式的半圆窗户,制造出一片内部的物体所形成的连续的居住景观。
在这个项目中,墙壁和地面的功能被家具取代,家具成为一种简化的建筑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