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位于上海市区,紧贴轻轨,高架线路的弧线限定出了地块的南部边界。整个地块都暴露在周期明确的铁轨声中。地块北界也是一道弧线,围墙外就是公园,园内大树繁茂。从上面看,整个园区呈梭形,东边是唯一的入口。
地块中分布着不同时期多种类型的建筑,有办公楼也有仓库,体量与结构类型差异很大。场地内部缺乏秩序,一直被当做一个大停车场,供周边的办公区使用。现状的外部场地和建筑都没有被有效的利用,业主希望我们重新规划整个园区,并改造每个建筑。
由于工程复杂,需要分三期进行,第一期的任务就是将4号楼和5号楼改造成办公楼,业主想把自己的办公从离铁路最近的1号楼迁移至其中。
4号楼和5号楼是混凝土预制框架结构,虽然从立面看起来都有五层楼那么高,但实际上4号楼是三层建筑,5号楼只有两层。业主原打算直接在里面加上隔断,形成一间间小办公室,但这意味着有些办公室有6米的层高,却只有3米的面宽。我们建议做插层,把两个库房都变成了四层建筑。这带来了一些结构上的挑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
4号楼原为三层,底层层高7米,上面两层分别是4.5米,我们将底层变成了跃层,对外出租,上面两层隔成独立办公室。为了让内廊明亮,走廊两侧的隔断用了压花玻璃,同时,所有隔墙在2.2米高度以上都用透明玻璃,使每个房间能感受到更多的空间。我们希望暴露原有的厂房结构,不做吊顶,设备只能露明,所以一开始就要控制所有管线的排布及穿过玻璃的方式。
基于相关规定,设计任务书对每间办公室面积和位置都有明确要求,这使得办公室隔墙与原有的建筑结构无法对应。所以在立面上,我们保留了原来的横条窗,并用了深褐色的窗框,让错位的竖向分隔能消隐在横向条窗的檐口下。窗过梁以上的实墙全部替换为玻璃砖,让室内明亮起来,从立面上也能看到原有结构的秩序。原来的结构偏弱,我们做了局部加固,包括加粗柱子和增加斜撑。
5号楼原为两层,底层层高9.9米,第二层层高5.7米。我们将底层分割成5.3米和4.6米两层,供租赁使用。二层东边的6跨,在局部做了插层,下层层高2.3米,用作资料档案库,上面用作办公室。西边4跨保持原来的层高,作为一个完整的大空间,供会议和活动使用。为了达到任务书规定的独立小间办公的面积要求,插层的楼板做了出挑,立面上呈现为一个个突出的盒子。
站在插层高度,离原来的大梁很近,为了减轻大梁的压抑感,我们把内廊向上延伸,并把顶部做成天窗,所有需要在楼内环通的设备管线也整合进了这个天窗的侧壁。建筑的立面变动明显,一是源于内部空间的巨大变化,二是结构加固的需要,原来的仓库为单跨结构,不满足现行的结构规范要求,通过跟结构师反复讨论,评估了性能、造价和使用功能之后,确定了最终的加固方案和新加斜撑的具体位置。
由于内部功能的剧变,原有的建筑外墙都不可用,新的外墙对应着新的内部空间划分,我们使用了一种轻盈的语言,强调了建筑的旧框架,在里面添补新的秩序,如同Eames夫妇设计的组合柜,在一个简单框架里容纳了多种语汇,实的、透明的、空的、孔洞、斜线、反射的……好像在零敲碎打的回应问题,但最后也呈现出了一种轻松明了的整体感。
最后,我们用廊桥把两个库房顶层办公空间连接在了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