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历史街区内一栋极小住宅的改造“大隐于市” / URBANUS都市实践 - 1 的图像 53](https://images.adsttc.com/media/images/5d1a/cc2a/284d/d118/1700/0001/newsletter/01-Aerial_View-15.jpg?1562037273)
![广州历史街区内一栋极小住宅的改造“大隐于市” / URBANUS都市实践 - 2 的图像 53](https://images.adsttc.com/media/images/5d1a/c84d/284d/d1c4/a000/0012/newsletter/01-Aerial_View-1.jpg?1562036276)
广州海珠区的蒙圣社区,因传说秦朝名将蒙恬后裔在此定居而得名。项目所在的上蒙圣街是一条幽深的小巷,原建筑是1985年屋主自建的三层半砖混结构小楼,单层建筑面积仅有22平方米,四周为密集的房屋所包围。
![广州历史街区内一栋极小住宅的改造“大隐于市” / URBANUS都市实践 - 11 的图像 53](https://images.adsttc.com/media/images/5d1a/cc9c/284d/d118/1700/0003/newsletter/01-Exterior_View-2.jpg?1562037384)
![广州历史街区内一栋极小住宅的改造“大隐于市” / URBANUS都市实践 - 15 的图像 53](https://images.adsttc.com/media/images/5d1a/cc85/284d/d177/1200/0002/newsletter/01-Exterior_View-3.jpg?1562037361)
东侧紧贴临屋外墙,北侧和西侧距邻家只有90和30公分,南面一条80公分宽的幽暗窄巷是入户的唯一通道,仅容两人错身而过。房子不仅小、挤、暗、与邻屋对视、热工性能差,还有结构隐患,是旧城改造中典型的疑难杂症。
![广州历史街区内一栋极小住宅的改造“大隐于市” / URBANUS都市实践 - 34 的图像 53](https://images.adsttc.com/media/images/5d1a/ccb2/284d/d177/1200/0003/newsletter/02-Exterior_View_before_Regenerationnurbanus.jpg?1562037407)
![广州历史街区内一栋极小住宅的改造“大隐于市” / URBANUS都市实践 - 36 的图像 53](https://images.adsttc.com/media/images/5d1a/ccc6/284d/d118/1700/0004/newsletter/03-the_Alley_View_before_Regeneration_3nurbanus.jpg?1562037430)
![广州历史街区内一栋极小住宅的改造“大隐于市” / URBANUS都市实践 - 28 的图像 53](https://images.adsttc.com/media/images/5d1a/ccdd/284d/d177/1200/0004/newsletter/03-the_Alley_View_before_Regenerationnurbanus.jpg?1562037452)
改造设计由内及外,在极小的空间内重新组织生活功能,用雕镂的方法使建筑内部上下贯通,房中有房,小中见大;顶层引入天光,明暗开合有度。施工由整体结构加固着手,拆除原楼梯,将原先陡峻的单跑梯改为舒适的折返梯,形成新的垂直流线。
![广州历史街区内一栋极小住宅的改造“大隐于市” / URBANUS都市实践 - 52 的图像 53](https://images.adsttc.com/media/images/5d1a/c56d/284d/d1c4/a000/000a/medium_jpg/05-Staircase_Section_Sketch_-_ym.jpg?1562035552)
![广州历史街区内一栋极小住宅的改造“大隐于市” / URBANUS都市实践 - 22 的图像 53](https://images.adsttc.com/media/images/5d1a/d17f/284d/d118/1700/000d/medium_jpg/07-Stairs-1.jpg?1562038642)
![广州历史街区内一栋极小住宅的改造“大隐于市” / URBANUS都市实践 - 31 的图像 53](https://images.adsttc.com/media/images/5d1a/d191/284d/d177/1200/000f/medium_jpg/07-Stairs-2.jpg?1562038659)
南北两侧外墙上特殊的采光斗将天光引入底层,墙面不同位置开辟出一系列独特的景窗,不仅为各层带来极佳的自然采光,也将周边风景借入斗室之中。
![广州历史街区内一栋极小住宅的改造“大隐于市” / URBANUS都市实践 - 37 的图像 53](https://images.adsttc.com/media/images/5d1a/d20b/284d/d177/1200/0012/newsletter/07-Stairs-8.jpg?1562038779)
四层顶楼有一个空灵剔透的小房间和一个可以四面环顾市景的露台,它没有固定的功能,适于赏月、饮茶和沉思。
![广州历史街区内一栋极小住宅的改造“大隐于市” / URBANUS都市实践 - 5 的图像 53](https://images.adsttc.com/media/images/5d1a/d134/284d/d177/1200/000c/newsletter/06-4f-3.jpg?1562038560)
![广州历史街区内一栋极小住宅的改造“大隐于市” / URBANUS都市实践 - 3 的图像 53](https://images.adsttc.com/media/images/5d1a/d14d/284d/d177/1200/000d/newsletter/06-4f-8.jpg?1562038586)
一个房子,不仅需要容纳人的身体,还应该容纳人的精神和梦想。整栋房子虽小,但足以承载大都会喧嚣之上的一份超然物外的恬静。正如《桃花源记》中的“初极狭,才通人”,走过只有一线天光的窄巷,又“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从下而上经历了一个从幽暗到明亮、从压抑到释放的过程,构建出一个垂直的桃花源式的居住体验。
![广州历史街区内一栋极小住宅的改造“大隐于市” / URBANUS都市实践 - 16 的图像 53](https://images.adsttc.com/media/images/5d1a/cdec/284d/d118/1700/0006/newsletter/06-1f-4.jpg?1562037722)
![广州历史街区内一栋极小住宅的改造“大隐于市” / URBANUS都市实践 - 20 的图像 53](https://images.adsttc.com/media/images/5d1a/ce74/284d/d177/1200/0009/newsletter/06-2f-6.jpg?1562037859)
![广州历史街区内一栋极小住宅的改造“大隐于市” / URBANUS都市实践 - 7 的图像 53](https://images.adsttc.com/media/images/5d1a/d090/284d/d118/1700/000a/newsletter/06-3f-5.jpg?1562038393)
![广州历史街区内一栋极小住宅的改造“大隐于市” / URBANUS都市实践 - 32 的图像 53](https://images.adsttc.com/media/images/5d1a/d0ac/284d/d177/1200/000b/newsletter/06-4f-2.jpg?1562038419)
建筑外墙选用了褐红色天然纹理的小片石材,颜色与周边的老旧建筑相近,随着时间的流逝它细碎的纹理会与环境愈加融合。改造后的建筑低调地融入社区,坐享大都会中‘大隐于市’的一方精神天地。
![广州历史街区内一栋极小住宅的改造“大隐于市” / URBANUS都市实践 - 13 的图像 53](https://images.adsttc.com/media/images/5d1a/c86c/284d/d1c4/a000/0013/newsletter/01-Aerial_View-7.jpg?1562036307)
这个仅80余平方米的极小独栋住宅是构成广州旧城肌理的一个微小单元,作为一个城市微更新的样本,它对于历史传统深厚的旧城区,有着特殊的人文意义,也是对大拆大建的旧城更新模式的批判和抵抗。
![广州历史街区内一栋极小住宅的改造“大隐于市” / URBANUS都市实践 - 14 的图像 53](https://images.adsttc.com/media/images/5d1a/c8e7/284d/d1c4/a000/0016/newsletter/01-Aerial_View-13.jpg?1562036420)
![广州历史街区内一栋极小住宅的改造“大隐于市” / URBANUS都市实践 - 10 的图像 53](https://images.adsttc.com/media/images/5d1a/c889/284d/d1c4/a000/0014/newsletter/01-Aerial_View-10.jpg?1562036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