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南区学生宿舍位于校园几何中心。场地上原有8栋宿舍楼和1栋食堂。本项目保留2栋宿舍楼加固,新建7栋宿舍楼和1座地下学生活动中心。
设计条件:历史地块更新的复杂属性
地块紧邻清华大学历史保护区,建筑限高18米。原宿舍楼建于1957-1959年。校方要求:1. 总图布局基本不变;2. 板楼、坡顶、红砖的建筑造型保持不变;3. 尽可能增加床位数量;4.尽可能多地设置公共活动空间。
设计目标:丰富宜人的校园环境,而不仅仅是建筑工程
历史地块的项目属性彻底限制了建筑造型和材料选择的自由,由此引发我们将关注点投向环境的整体品质。一个宜人的校园环境,来自于整体环境的综合体验,而非单纯依靠符合化的建筑造型。每当一座板楼落成,在其前后、左右、内外同时形成宜人的环境,成为本项目在满足宿舍基本功能之上的设计追求。
建筑与自然交互:保留198棵树木
半个世纪以来,场地上长成了200多棵树木,枝叶满盖旧楼之间的院落。我们抽去旧楼,保留老树,小心地插入新楼,保留下198棵原生树木,奠定了整体环境的宜人基调。
建筑外墙接地处的精细化处理
场地不仅布满了大树,还有一条2m高差斜向穿过。仔细领悟,现在的校园中心曾经是京西北的美丽郊野。起伏的地形延伸在每一座板楼下方,接地处的微环境由此获得丰富变化。
清水红砖的当代表现力
校方希望本项目能传承红砖建筑的场所记忆,我们借机施予清水红砖以当代的新表现力。借助深洞口与横向勾缝,每一处转角得以塑造红砖的浑厚体量。在此基础上配合高低宽窄变化的白色混凝土窗台板与蓝紫色铝合金过梁装饰,通过材质、色彩、线条、凹凸的组合变化,为清水红砖增添新颖细部。
南区学生公寓建成之后,环境中自发地生长出丰富多彩的行为,正是一个宜人环境所应具备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