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地位于北京市小经厂胡同的一个大杂院内,地处西南角。占地仅为26.1㎡,四周皆与邻居相接,其采光、通风与私密性是一个极大的问题。入口处有一棵枣树和一棵香椿树,其与场地的空间关系为建筑与自然的对话提供了基础。
空间的探索首先从四合院出发。由于场地的限制,建筑四周被封闭起来,外墙封闭下,空间通过设置内院开放向自然,这是四合院空间形态的同构。但是由于空间过于狭小,内院进一步缩小为天井,这种带有狭小天井的封闭空间是中国传统民居中常见的类型。外围的封闭获得私密性,向内的开放获取自然。
建筑由两层加一个露台组成。一层作为多功能室使用,可喝茶,聊天,开会,移动办公,聚餐。光线从两侧的天窗和天井中撒落下来,让空间在一天当中充满变化。
二层光线极佳用作日常办公使用,通往露台的台阶使用8厚钢板,从墙上生根长出,使其显得轻盈,让光线可以更多的进入下层空间。
北面墙体内侧是整个建筑最丰富的部分。阳光透过枣树枝叶,投射在白墙上,随着时间和天气的变化而变。
露台进一步探讨与枣树的关系,设计中使用蒲团及矮茶台,让人更贴近地面,被枣树包裹在其下面,营造树下静坐的适宜尺度。西侧以木质花池为栏杆,提高私密性,傍晚时分,坐东朝西,透过花池上的植物,欣赏西边落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