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居住?何为修行?
19世纪初,西方建筑师开始摒弃建筑中的装饰性要素,并出现了“形式跟随功能”的概念,建筑开始强调物质性和空间功能的协调性。但是,这个概念是否明确定义了空间的实用性呢?
与工业设计,平面设计和时装设计的机制不同,建筑物是根据场地肌理和独特的时空背景而设计建造的。建筑师根据他们的主观感知及所学知识进行设计,并在特定的客观条件下创建不同的建筑表现形式。除了反映用户需求外,空间功能还反映了设计师的在设计过程中投注的情绪。
在空间营造的讨论中,无用元素的存在和实用因素的缺乏成为一个微妙的问题。我们应该如何看待东方文化背景下的建筑精神?在探讨场地本质时,应重视哪些场地的背景因素呢?
根据佛学中“空”的理念,我们通常能通过那些极富幻想的“留白”空间来感知建筑师的设计意图。
在空间组织上,台湾传统民居总是设计有三个房间和两个公共区域。但是,该项目改变了典型寺庙的平面布局,设计了三个不同的院子,创造了一个经典空间序列的变体。我们通过光线的变幻来标识出冥想空间和走廊空间。清水混凝土是该房屋的主要材料,不同的浇筑模板可以浇筑出五种纹理不同的混凝土砌块,并用于不同的功能空间中。
进之宅「三房两厅」是容易理解的住宅平面架构,但此方案以「三院两进」来铺陈居住与修行的空间序列:三院是在长形的基地内退让出前院、中庭、后院,形成风的通道和光的容器;两进则是由感知经验所建立的意识空间。该项目旨在通过重新思考生活与冥想之间的关系来探索生活体验。没有精神导师,也没有电视机,只有天与地,光与影,空间和时间之间的对话,建筑的秩序得以保留。
能否利用空间的精神性来达到修行的境界,让空间材料回归到最真实的本质,让身体感受一切最单纯的空间尺度:居住、生活就是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