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第四教学楼又名“真维斯”楼,1990年9月竣工并交付使用。第四教学楼分为西侧70人大教室共四层和东侧共五层的公共区域。主要人流由东侧步行剪刀梯作为主体垂直交通带动。
20世纪50年代,心理学家皮亚杰(J.Piaget)提出了建构主义教育理论(Constructivism ),理论核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鼓励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力图通过学生之间以合作、交流、讨论的方式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它指明了当代多元化教学的方向。四教的空间改造遵循着这一理念,目标是将原有70人教室进行设备更新,并在现有空间中增加大量小型研讨间以及自由学习区域,从而适应当下大学开放、灵活的多元化教学模式,
作为典型的公共教学楼,四教不仅承担着教室功能,同时也是一个校园内不同专业学生汇集的公共空间。在这样的由彼此陌生的人群所构成的场所中,人通常会对空间存在一种天生的疏离感。由此引发的核心议题就在于如何让学生们在公共空间中通过“停留”是实现人与人相识的契机。我们希望为学生创造一个自由,开放的情景,让他们在其中相遇相识,从而最大限度的发挥公共空间的价值。
“开放”的概念在于最大限度的拓展室内空间的采光和视觉尺度。东侧大厅一至五层原有的楼梯与大堂是隔离封闭的。这次改造,我们将墙面拆除,让这组巨大的楼梯呈现出来,并通过色彩和形体塑造来强化楼梯的仪式感和视觉冲击力。开放式的楼梯连接着所有楼层,形成了一个多层次、流动的立体空间结构。原始建筑框架与楼梯相穿插衍生出的转承启合,让人通过行走,从不同层级的视线关系中感受空间的开放性。
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不仅发生在课堂,课下的交流与协作更能够有效的促进学生对于知识的巩固、整理和深入研究。同时,在这一过程中也实现了个体间对于知识的彼此分享。传统的大型教室已经不再是当下课堂教学的唯一模式。让教学空间的使用方式实现与多元化教学相配合的随机性与灵活性正在成为一种趋势。
由此,我们将教学延伸到东侧的公共空间中。在东侧三至五层增加了13个更为灵活的小型研讨室,利用各楼层的碎片空间形成了若干个开放式学习区,以及教室休息室,供学生们在不同时段所需要的临时性学习需求。在连接四教与西侧阶梯教室的连桥上加建的玻璃连廊,两侧玻璃折叠门可开可合,顶部的电动百叶可以遥控调整角度,以适应室外不同天气环境和光线变化,成为舒适的半室外交流和学习的场所。
一至四层西侧为24个标准公共教室。在标准教室走廊的处理上,南侧墙面被设计成透光的格栅,由此可以将自然光线引入走廊中。我们打破走廊常规的单一直线路径,在若干个空间节点上设置了包厢式的座椅用以容纳人停留,让原本封闭冗长的通道变成一个类似于街区的公共环境。
学习是在一个特定情景下,通过学生之间的协作和交流而获得知识的过程。而“情景”不仅是一个心理意向,同时它是一种物理环境,甚至是一种文化氛围。所有的情景营造的最终目的,都在于建构学生们对于学习场所的归属感和热情。我们希望四教能够成为集课堂教学、交流研讨、小组学习等多元化的交互场所,并融入到师生日常校园生活空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