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概述
学校教学的目的不仅仅在于传业解惑,素质教育的当下更重要的是激发起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使其可以乐学其中。基于这样的思考,建筑师以“乐”为主题,从建筑空间的角度提出满足“乐”空间的两大条件:一是“自成天地”的围合所带来的空间归属感;二是教学资源的最大化共享和校园活动空间的最大化拓展,即公共性的最大化。进而围绕“乐”的主题,设计提出“乐学大院”的空间概念模式。
概念阐述
本案采用大院模式的设计方法,体现出设计师在建筑教育中的思考。所谓大院模式,指的是通过将建筑的功能实体布置于基地边界,进而围合出内部最大面积公共空间的设计方法。在学校设计中便是以教室及行政办公等用房围合成“大院”,院中置入大体量公共空间,从而形成以公共空间为核心的校园空间模式。这种方法形成的“大院”并不是简单的用体量围合的大院子,而是在多个体系叠加后以及多个主题小院组合下的乐学大院。这一模式与下围棋类似,用最少的建筑功能体量围合出最大的公共空间面积。
项目创新性
大院模式的学校建筑设计主要有三个优点:(1)学校共享空间的公共性最大化,其空间利用率达到最高。(2)由于大院而形成学校城市形象完整独特,对外形成面向城市的完整展示面。(3)自成天地的大院模式对内形成较强的空间归属感与安全感,提升内部使用者的空间体验感知。由于大院模式不仅可以解决任务中的苛刻要求并且具有其无可替代的优越性,建筑师选用此模式并且为之加入“乐”这一主题要素,便形成了甬江学校的乐学大院。
设计挑战
每个模式都会伴随其难以逃避的问题,大院模式也不例外,本次设计面对一下三点挑战:
第一是封闭感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在体量上将建筑底层架空削减其体量感,之后将建筑的四角和四边打开,以开放交流的姿态面对城市。
第二是西晒问题。大院模式的围合布局,必定有一段建筑处于朝向不佳的位置,由此也带来了西晒的问题。建筑师利用“折纸”立面采用垂直遮阳方法,并根据当地的夏至日方位角推算出西侧金属百叶的角度及间距大小,合理布置垂直遮阳解决西晒问题。
第三是缺少空间层次问题。为了避免大而无物的情况,建筑师通过对“大院”进行“一大院+四小院”的空间叠加以及多个层级的公共流线叠加,消解了这一问题。
绿色建筑措施
外墙:采用200mm厚陶粒混凝土复合砌块(900级)(夹芯EPS)及30mm厚无机轻集料保温砂浆C型。底面接触室外空气的架空层或外挑板:采用35mm厚岩棉板。
屋面:采用100mm厚挤塑聚苯板(燃烧性能为B1级)。
外窗:采用断热铝合金节能窗,窗框材料:隔热金属型材窗框,玻璃类型:6透明+12空气+6透明,玻璃厚度:6+12A+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