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位于苏州平江路北端,北侧沿河,周边500米范围内古有拙政园、狮子林等,今有苏州博物馆,地理位置优越的同时也有古城风貌保护和制约的一面,故本次改造必须在住宅外观基本保持的不变的原则上进行。原住宅建于2008年,砖混结构,属典型的传统苏式建筑外观,粉墙黛瓦结合多个内庭院。
外在内里,融合自然:模糊室内外界限,室内最大化地映入室外庭院景观和周遭市井,融合自然氛围。借鉴传统园林的“借景”的手法,通过保留和利用所有内庭院和阳台以及窗户系统性的改造,将院内景观和院外周遭市井充分引入室内,使其通透敞亮,自然光线充足,同时对应不同窗景,委身于自然和周遭。
三代居的尝试:兼顾老人的生活习惯和小孩的成长空间的同时,在功能上最大化公共空间,凸出公共空间,合理化功能,压缩居室,拉长交通流线,以增进、提倡和突出多代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希望让家人关系更为健康融洽。
功能重新排布整理,通过 “巷”式动线空间串联各个功能空间,各层“巷”均设计了可供休憩的区域及对应的窗景,同时也考虑了气候因素,使得该“巷”也是自然风道。底层布置了南北贯通的大客厅、开敞式厨房及入口处的储藏间和洗衣处,南北大客厅为主要的活动空间,用餐、娱乐、休憩、儿童学习游嬉、聚会、展览等均可安排布置;二层为主居住空间,三个卧室、配套卫生间及一个室外公共露台;三层为2个儿童成长卧室及室外公共露台。
窗-不管是在现代建筑还是东西方古典建筑中,都是关键要素之一,也是体现建筑特点甚至当地文化特点的要素之一;在江南传统院宅和园林园墙上的不封闭的景窗,便是当地重要文化特征之一,项目中的窗便是利用了景窗空间延生和取景的特点。
项目在基本保持建筑外观的同时,对窗系统进行了改造升级,全新设计定制了专属的铝合金窗系统,Low-E中空玻璃,消隐化窗框(frameless),减少窗框对窗洞的占用,以使室内外视觉上更符合设计要求。室内空间与窗密切关联,公共区通透的窗使得空间有很好延伸感,被压缩的卧房也因为更大的窗而显得不狭小,同时也让居住者时刻感受到室外城市中的一份自然。室内采用简洁自然的设计手法,材料均利用其自身自然属性,凸出空间自身特点和功能逻辑,同时也可控制造价。
结构措施主要集中在底层构造柱和圈梁的加固和减少二三层自身和装修荷载方面,结合原有的砖混结构,以使底层能运行框架受力系统。住宅底层铺设了地热系统,东西外墙和顶层屋面均附加了内保温,以降低能耗。
如同姑苏古城进行中的硬件上的升级更新改造而伴随的提升城市生活、服务、文化等品质一样,通过本次的改造,希望能让建筑现代与传统互容,同时也希望能感染居住者去适应这份纯粹和自然,感受因此改造而带来的生活的变化和居住的舒适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