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市栖梧村吴宅坐落在村民们新盖起的一幢幢小高楼之间。简洁的体量、明快的颜色、大小不一的矩形开窗赋予了它在地方民居背景下的独特形象。同时,曲线的红瓦屋顶,隐约可见的空中庭院,再加上街巷中亲切的红砖又隐约传达了其在传统环境中的谦和姿态。整个住宅的设计便围绕着如何解读传统文化与现代性的双重意义展开。
老街中的现代起点
吴宅是吴氏兄弟俩为他们和父母建造的一栋现代家宅。现代主义早期白色方盒子时期所应对的建筑场景成为了我们对建筑形象的初期设想。所有的体量控制,窗洞口都遵循着现代建筑的形式功能原则,作为乡村背景下的理性表达。而莆仙地方特色的卷曲屋顶则被抽象转化成现代几何的高处轮廓线。
新楼厝的传统民居之考
莆仙民居传统大厝是中国传统民居中独具特色的一支。曾经的厝在水平方向上占地不断缩减,反而在垂直方向上持续生长成楼厝。往日的平面布局形式以一种适配当代城镇环境的新模式被重新组合折叠,装进了现代建筑的方盒子里。
设计遵循一直以来莆仙传统民居中明确中轴对称、主次分明的平面设置,同时加入对两家人生活相对独立的考虑:三开间的基本平面形式,明间部分为公共区域会客或竖向交通,兄弟俩分别拥有左右两侧的多层起居套间。一层以会客为主,二、三层则是卧室、书房等生活起居空间。顶层则到达空间序列的高潮。
豁然开朗的屋顶庭院把传统厝内的庭院搬至空中。屋顶层分为合院式的内向水院以及全开放的室外景观两部分。内向水院四周环绕布置茶室等会客空间,四水归堂的传统屋檐曲线汇于中庭水景。亲近的客人可以随主人一齐登高,在屋顶院落的室外摆椅上喝茶煮酒、闲聊笑谈。
与村落场所的亲密对话
吴宅所在的位置正是村内几条大路小道的交点处。住宅的立面简洁低调,大大小小或连续或独立的开口除了与内部的功能空间相对应,调节室内光线明暗、通风之外,还与四通八达的街巷空间对话。既能作为村内小路行走中的远处对景,也令主人在家望向窗外的时候,视线可以随着交通网络蔓延开来,无限延伸。
不同于都市习惯,在村落的街巷间,熟人网络更加紧密。宅子主立面上凹进凸出的入口、阳台和屋顶院落,在垂直剖面上呈现出锯齿状与街道空间咬合,更拉近了厝内主人与外面街上熟人邻居的距离。
在地材质的现代组合
为了回应现代性,立面用涂料刷成白色。除此之外,其他建筑构件均采用当地传统建材。由于当地天气多雨湿润,底部墙体以石材为主抵御雨水侵蚀,与立面的白色基调相契。红砖是福建民居的一大特色,在该项目中也从各个维度进行回应。底层的镂空红砖外墙、形体凹进去的断层侧面、屋顶院落中的红砖照壁、以及建筑屋顶外轮廓更是以红砖叠砌为其勾了一层粗边。
莆仙地区在瓦片的使用上亦延续闽南地区的红瓦。屋顶院落便于雨水排放的坡屋面便是采用红瓦完成,在鸟瞰视角中与周围楼厝点点相映。
莆栖吴宅的最终落成让我们看到了传统在地建筑形制、材料在乡村建设中被引导使用的乐观环境。有越来越多能够接受设计审美的业主、包容的邻居、当地有经验的施工师傅,都愿意与建筑师一起进行新的尝试,将传统与时代的互文关系认真地逐步实现。吴宅是一个佐证,也提醒了我们作为建筑师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