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背景
项目位于苏州震泽湿地公园的一个村落里,一条水渠从村子中央穿过,向南连系着一个名叫周生荡的小湖泊,向北则通向另一个更大的湖泊——长漾,而长漾的水系则直通太浦河——太浦河又连系着太湖与黄浦江。
项目定位
项目的定位是震泽省级湿地公园(包含了约5平方公里范围内的湖泊、河流、湿地、稻田与若干个自然村落)里的自然教育基地的配套服务设施,由柴米多农场运营,为苏州市辖区范围内中小学湿地、农耕、蚕桑等科普与人文艺术教育提供支持。自然教育中心选址位于湿地公园中核心村落的边缘,北面西面是村、南面东面是田。道路、水渠、水杉三条线型元素分别限定了基地的北、西、东边界。
关于设计
2015年的时候,我们曾经在崇明岛设计过一个漂浮于田野上的集装箱房,而这一次的基地标高刚好比水稻田高了约0.6米,无疑提供了一个更适合尝试“漂浮建筑2.0”的机会,我们试着通过这个位于边界上的建筑去创造一个空间,更确切的说是一个场所,让置身其间的人们感受“村“—“田”—“泽”三者之间的边界张力。
在空间组织上,我们通过一座跨越水沟的小拱桥,将人从村落边缘带上漂浮于稻田上的像甲板一样的大平台,而在平台之上,通过水平延伸的大屋顶,将人的感知往前引导,直面田野。屋顶与平台之间,是开放流动的灰空间与独立的玻璃盒子功能房间。
在建构上,我们选择了4×4米的柱网作为支撑大屋面的结构,这个尺度来源于当地村落中的老房建造的基本柱距,给人以亲切感。而在这个柱网基础上,通过弧形围护面的组织,满足不同功能房间对使用大小的需求,同时带来收放的变化与灵动。当然,有别于传统白墙立面,我们在面对田野的立面上采用了大量通透的玻璃,希望将室内空间与自然拉得更近。弧形玻璃围合的自然工作坊、自然科学讲堂、田野餐吧、农机具用房的大小都没有突破当地传统村落里建筑的宜人尺度。换句话说,在这块长60米,宽15米的基地上,我们并不想做一个足尺寸的”大建筑“,而更倾向于在”大屋顶“与”大平台“之间,植入几个小建筑和灰空间,“大”的气场是对广阔土地、田野、水面的回应,而“小”的结构与空间,则是给人的庇护。“灰”则带来更多的可能性。
建筑主体完工的时候接近去年10月底,5月种下的水稻也已经成熟,由于比较保守的结构深化和施工,过高的安全系数导致一些构件尺寸超出我们最初的设计要求,完成的建筑并没有达到我们想要的那么轻盈。但还好自然与大地足够有力,广阔的金色稻田与形塑了江南乡村天际线的笔直的水杉林,将建筑的笨拙接纳并消解了一些。
完成的建筑大屋面下的灰空间是对所有人开放的,我们希望实现的不仅仅是一个独立管理运营、仅仅服务于来科普教育的学生或者游客的“自然教育中心“建筑,而是希望创造一个村民、游客、学生、运营方都可以在这里相遇的平台和场所。设计初期提出这个方案的时候其实有担心这样会带来运营管理的难度,不过在简单的沟通之后,大家都迅速达成一致同意了这样的方案。事实上非常有趣的是,在建筑主体完成后,而功能房间室内装修还没有完成的时间段里,屋顶下的大平台已经是村民们日常来遛一遛,以一个新的视角来观察他们从前天天看着的稻田的场所了。
建成后续
这张日落后亮灯的照片在朋友圈里被一位老同学留言为”野神庙“,乍一看到这三个字,让我们有点哭笑不得——本来想做一个轻盈的漂浮建筑2.0,结果出来一个这么“重”的意向,不过在返城的车上细细回想,在我们现在这个村口没有了乡愁中那颗大树,也没有了那座土地庙的时代,在我们留在村里的老人和小孩都没有了可以乘凉、嬉戏和祭拜的场所的时候。我们这个”野神庙“,或者说“田野神庙”,提供的是不是一种新的可能?如果真能提供这样的一种可能,那也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