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位于同济大学嘉定校区南面的狭长地块。作为上海国际汽车城和环同济嘉定校区科技研发产业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项目很好的补充和完善该地区的功能结构。设计对接政府、大学、社会资本各方需求,逐步植入对公共性的理解,完成对以下五个议题的回应。
资源|孵化
项目依托上海国际汽车城的产业高点和同济大学的科研实力,成为校园创业和中小科技企业的孵化器。为降低创业者风险,设计强调功能定位的多样性和空间分割的灵活性。功能空间配置充分考虑为初创企业提供低成本的租赁空间和未来的发展空间。
混合|全时
基地地处上海的远郊。办公、居住、商业融合在一起形成相互支撑的关系。使得在郊区的工作变得方便。这样的功能空间结构也降低了对城市公共交通的负担,也可保持城市空间充满活力。
宜居|宜业
项目集研发办公、商务酒店、配套商业和居住公寓等多功能业态于一体。公建板块面向城市道路和大学,展示园区的形象,吸引城市与学校的人流。居住地块临河布置,通过园区内的公建将城市嘈杂的环境阻隔开来,营造绿色宜居的滨水居住区。
开放|渗透
2号楼正对学校正门,由两栋上大下小的形体咬合在一起,占地面积最小化,朝向校门的巨大开口,展现欢迎的姿态,成为园区内的开放空间的起点。一条内街由北向南贯穿2号、3号、4号楼,在保持连续性的同时获得多样的体验。各单体建筑体量的交叠创造出丰富的架空与平台,形成渗透空间。
共性|个性
科技园即以集群建筑的面貌呈现出统一性,同时也强调单体个性。每栋建筑造型各有不同,但于多样中求得统一。在建筑群体空间的塑造当中,建筑单体配置不同的层数,整体形成北高南低的建筑天际线。居住建筑以极简体量呈现出现代特征。在单体中重点处理楼电梯间、屋顶构架等可变因素,使每幢楼增加了可识别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