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试图在当下追求浮华、风格同质化的社会背景下,寻找和研究苏州在地文化形式语言的内在逻辑,将其融入到设计之中。
项目背景---“回归以人为本的城市空间”
本案位于苏州运河旁的中心地段,远眺可观运河,近临城市主干道,在这样的基地环境下,我们希望建筑能够成为环境的一部分,融入其中,激发周边开放空间的活力,作为居民的城市客厅。
创作初衷---“建构和隐喻当代太湖石”
城市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延续的历史过程,一个城市的形态及其建筑都深刻和承载着不同时期的历史和文化;苏州则是一个充满“诗意”和历史人文的城市,享有“园林之城”之称。太湖石作为园林重要组成元素,深受市民喜爱,乃重要文化载体。本案试图在太湖石与正面体构成中搭建联系,借此为起点,通过形体的扭转、斜切和分割达以平衡,隐喻和建构一个当代太湖石。过去和当代形式的交叠,超越了时空的定义,给观者影射过去,穿梭未来的感受。
形式的交叠--“二元图式的复杂性和含蓄性”
设计在结构和玻璃幕墙外增加了第三个界面,让观者无法一眼望穿内部空间,模糊内与外的空间关系,外部表皮系统、玻璃幕墙系统、柱列系统三个层次依次分开,它们看起来有所不同,但视觉上又没有彼此破坏,反而相互参透与交叠,这种暧昧的现象促进了一种含蓄的激情的体验。
在这样的过程中,第二层次的表皮的设计尤为重要,设计采用参数化的表皮肌理,以点成线,以线构形的模式构建一幅承载诗意苏州的画卷,抽象化的二元图式贯穿时间和空间,意在呈现给观者非具象的图示信息,它可为烟雨的江南山水、连绵的苏式绸缎、运河延续的水流 甚可为诗人一缕剪不断的思愁。
中国在绘画上也多采用隐晦的方法,追求意境深邃的表达,本案也多以留白为主,从现代简洁的手法中寻找姑苏之意,简单的几何体、几处转折、一笔弧线等气势等都呈现出流动的线条,以简单的手法创造无限的意向。
空间与流线---“移步移景的空间体验”
在苏州传统园林中,人以步行的方式来阅读空间,每一条路线都通过连续、变化、有目的地展示在面前,创造一种随着角度、位置的移动而产生生动的观赏趣味。本案通过一个看似自然而严谨的路线布置来达到移步移景的空间体验。
结构的整体性---“多义空间的盛器”
力求结构、空间和形式三者的统一贯穿着项目的全过程。主体空间为钢结构无柱的流动空间,屋面以扭转异化的形式出现,侧面撒以天光,室外的大台阶延伸至室内,它们循环往复、穿插对望、与建筑形体相互交融。为了完成结构和空间的整体统一性,我们采用了钢结构和幕墙二合一的设计,幕墙体系即为搭建空间骨架的结构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