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故里文化馆占地5000平方米,其位于鲁源村的村尾,尼山西侧。对历史的敬畏和对环境的尊重是我们设计的出发点。尼山,是具有灵性的,“不宜动山”是合作的景观设计师庄先生的好建议。设计中尽可能的将建筑旁的尼山与远处的昌平山纳入我们的所创造的环境中。同时将尼山与建筑相融合,让建筑成为山体的一部分一直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人与自然主观艺术性的对话,是中国文化中非常精彩的部分。因此在设计中我们特别注重了建筑与尼山峰顶;建筑与昌平山的视线通廊,并在两条视线的交汇处围合形成建筑入口的方场,更以此形成两套轴网,以表达对自然的所有敬意。
《千字文》里说,“空谷传声,虚堂习听”。中国建筑的核心不是建筑实体,而是空间虚体。我们将所有功能围绕一个精彩的庭院展开,庭院中面向昌平山设置观景塔,让到访者在此见证圣人诞生地。建筑空间布局借鉴传统的“廊”串“堂”的布局方式,将三大功能空间(售票大厅、展示大厅、休闲大厅)作为主要的“厅堂”。这种方式即保留传统空间营造中最精妙的部分,也摆脱了传统等级制度下的生硬布局方式。排布中将这三个主体空间根据与尼山和昌平山的视线关系具体布置——“售票大厅“视线穿过中庭可远眺尼山主峰;“展示大厅”只在朝向昌平山的方向形成大面积落地窗,结合室外景观与昌平山形成具有纪念意义的场所;“休闲大厅”朝向内庭打开,回程游客可在庭院中遥望昌平山。
设计过程中,最不愿凸显的则为建筑的形象,其与环境及室内完全融合为一个整体,谦逊的,安静的卧坐在圣人故里,不分彼此。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因此,建筑、环境与室内均充分运用当地的石材与夯土材料为基础,同时延续“廊道”与“厅堂”的空间概念,外部运用宽大沉稳的木隔扇,内部亦采用木质稍做装饰。这种质朴与精致的运用力图达到“文”和“质”的平衡得当。
自然与历史体现着更优越的东西,也是中国文化的根系所在,这与现代建筑的“建筑中心论”有着本质的区别。我们庆幸和诸多睿智者合作,以集体的智慧,将人与历史&自然连接在一起,形成了一处融于环境且具有历史时间魅力,又符合当下人使用诉求的“自然场所”。这种方式,不仅是一种新建筑的探索,更是关注那个曾经充满自然山水诗意生活世界的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