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舍·水居项目位于北京顺义一座私宅内,项目属于改造。原址为一个简易亭台,亭台下设有一池锦鲤。该区域本是房主招待朋友的户外茶舍,由于建筑空间不能满足更好的体验需求,故将其改建成独立茶舍。空间的叙事内容不变而通过新建筑来改变其叙事逻辑,既不能掩盖原场地的特性,又不能喧宾夺主的改变原有场地的和谐。在原基础上进行创作使其能够继续与原有建筑融为一体是本项目的挑战之一。
基于艺术性建筑实践事件对原始空间的关系诉求,通过建筑与环境之间的对话以及能够建立富有认同感的交流而触发设计。设计特征并非直接嫁接于此而是基于明确建筑在环境中的清晰定位,并与景观产生一种有机的联系。
项目属于低密区,周边植被覆盖率高,场地内含有一片空旷院落。原有建筑体量并无太多个性,占地仅有55㎡,改造体量建筑面积不变,怎样在有限的场地延续空寂成为本设计的最大挑战。场地内建筑和周边建筑没有直接连接,距离保证其私密性的特征,周边池塘的保留同样也延续了建筑的灵动与生机的性格基调。所有这些独特的场地条件都将成为建筑改造的亮点。方案的形式将重塑空间的属性。
新建筑改造以对环境最小代价影响的前提下进行,同时其存在也应该为场地面向未来提供新的可能,就像充满激情与活力的人为人群代入的是新的生活态度。设计将原有建筑评估,保留建筑结构,将其与部分拆除并在原有面积的基础上置入功能与空间。设计将入口设置于场地北侧,最小化影响空间使用的面积,入口门厅的锈铁钢板空间增加建筑的质感,大进深的入口增添进入空间的仪式感。
建筑朝西一侧成为建筑的主要完整立面,南侧与东侧紧挨院墙。西立面两个橱窗盒子漂浮于水池之上,与主要建筑体量咬合,现代、简洁的构成形式是其主要骨架。橱窗的大立面玻璃、水池与大院落三者的序列关系保持着持续对话的形式。当使用者从橱窗面向院落就定义了其主人的身份;而从院落朝向建筑又会产生客人的姿态,从而拉近彼此的距离。
室内以白色为基调,辅以木色与灰色瓷砖,素雅简朴。两面外挑橱窗空间通过材质的改变丰富空间的功能,同时大面积的玻璃窗将水影引入室内屋顶,增添空间灵动,西立面的木格栅使室内东侧墙面从中午开始就一直处于变化当中。通过东墙与屋顶弧形衔接模糊其界限来增加室内东西方向的进深感。室内空间的呈现为我们对空间与装饰的研究提供了一次尝试。
建筑夜景基于场地空间属性,夜晚的“透”是其另一幅面孔。通过建筑透光来支撑建筑体量,犹如傍晚降临之后建筑与院落角色反转,建筑内部反而成为更容易让人更容易观察到的“室外”。在塑造空间的角度灯光反而比日光更加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