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照庭 / 七月合作社 - 玻璃, 门](https://images.adsttc.com/media/images/5f3d/ef52/b357/6546/6300/01e6/newsletter/feature1.jpg?1597894471)
![心照庭 / 七月合作社 - 建筑图, 门, 玻璃](https://images.adsttc.com/media/images/5f3b/fef8/b357/6599/7f00/0256/newsletter/_DSC5590.jpg?1597767407)
项目位于上海保利浦东滨江禧玥酒店一层,人来人往的接待处两侧,铺陈开安静茶室,组成总约50米的长廊,落地玻璃营造出连续性框景的效果,缓步其中,所见连成一幅长卷。线性视觉有助于营造氛围,但场地狭长的特点令视角过窄,设计师需要解决现有条件造成的问题,同时满足空间造型感受。不仅仅是视觉上引发共鸣,我们希望能在这处停顿、休憩区域,营造出恰如其分的空间氛围,使风尘仆仆的来宾进入后,心情发生些许改变。
![心照庭 / 七月合作社 - 室内图, 门, 玻璃](https://images.adsttc.com/media/images/5f3b/ff20/b357/6527/3300/01f0/newsletter/_DSC8545-8551.jpg?1597767447)
![心照庭 / 七月合作社 - 16 的图像 16](https://images.adsttc.com/media/images/5f3b/ffe6/b357/6599/7f00/0262/newsletter/0.jpg?1597767647)
进入空间能感受到适宜的光线,设计师有意识地借用景观,影响人们对室内光线的感知。最南侧整体氛围阴翳,多块巨大黄锈石组成的山体,最大限度完成场地外对车道的遮挡。大部分石头向前倾倒,营造向前的压迫感,给人以身处山脚下的感觉。也隔绝了分散视线的其他可能,向后望似无尽头,一再向外延伸,带来更多想象空间。
![心照庭 / 七月合作社 - 建筑图, 庭院](https://images.adsttc.com/media/images/5f3b/ff4e/b357/6527/3300/01f4/medium_jpg/3885.jpg?1597767488)
![心照庭 / 七月合作社 - 建筑图](https://images.adsttc.com/media/images/5f3b/ff8e/b357/6599/7f00/0260/medium_jpg/3943.jpg?1597767548)
随着空间推进,可以明显感觉到外部长廊由南向北逐渐转亮。起初将乱拼石墙和绿篱营造出可稍作遮挡的高度,逐渐石墙高度减低,黄锈石的石墙过渡至芝麻白石墙,颜色趋于明亮。同时选择多杆、飘逸轻盈的植物增加通透感,植物交错种植,将空间景深拉开。直至自然石墙消失,进入灌木区域,通过绿植与碎石整体提亮空间。
![心照庭 / 七月合作社 - 建筑图](https://images.adsttc.com/media/images/5f3b/ff60/b357/6599/7f00/025c/medium_jpg/3940.jpg?1597767506)
![心照庭 / 七月合作社 - 建筑图, 花园](https://images.adsttc.com/media/images/5f3b/ff75/b357/6599/7f00/025e/medium_jpg/3942.jpg?1597767527)
三条石墙增加了空间的联系性,功能性上线性隔开庭园与外部区域,增加私密性,也可借后方植物的景,令视觉感受更丰富。使用多品种的植物结合一高一矮的石墙,保证空间横向连续性的同时增加纵向空间景深。黄锈石乱拼石墙材质,呼应着下方雕塑化处理石凳的自然皮面,芝麻白石墙则采用人工感更强的几何切割方式。
![心照庭 / 七月合作社 - 建筑图](https://images.adsttc.com/media/images/5f3b/ff3c/b357/6599/7f00/025a/newsletter/3877.jpg?1597767473)
设计师尝试用石材、技法去影响光线的进入与反射。均匀的自然光经过庭园后变换了质感,对应着从偏暗的传统茶室,到较为明亮的大堂,再到明亮区域,更富层次与空间氛围。期待来到此地的人们,在进入后能转换心情。
![心照庭 / 七月合作社 - 建筑图, 花园](https://images.adsttc.com/media/images/5f3b/ff9f/b357/6527/3300/01f6/medium_jpg/4112.jpg?1597767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