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污染严重的火力发电厂到生态共享的滨水岸线
杨树浦电厂滨水艺术空间前身为英商投资建于1913年的杨树浦发电厂。这座曾经的远东第一火力发电厂虽然在上海的城市发展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但也因为大量燃煤而造成空气污染,危及生态环境。2015年,伴随着整个黄浦江公共空间工程计划的启动,电厂关停开始实施生态和艺术改造,从封闭的“闲人免入”生产岸线,向文化和生态共享的生活性滨水开放空间转型,“还江于民”,修复燃煤造成的生态污染,塑造电厂的场所精神,嵌入城市律动的滨水公共空间。
“向史而新”、原生态的景观设计理念
电厂段的工业遗构整饬始于两个锚点。一方面,公共空间的营造在理解原先工艺流程的基础上展开:高105米的烟囱,江岸上的鹤嘴吊、输煤栈桥、传送带、清水池、湿灰储灰罐、干灰储灰罐等作业设施有着特殊的空间体量和形式,这些场地遗存为我们提供了塑造场所精神的出发点。
另一方面,采用有限介入、低冲击开发的策略,在尊重原有厂区空间基础和原生形态的基础上进行生态修复改造。保留了原本的地貌状态,形成可以汇集雨水的低洼湿地。植物配植以原生草本植物和耐水乔木池杉为主,同时配以轻介入的钢结构景观构筑物,形成别具原生野趣和工业特色的景观环境。
遗迹花园叠合的原真
介入场地时,输煤栈桥中靠近江岸的两座转运建筑连同一座办公楼已经拆除。为了显示原先建构筑物的在场,决定就着拆除的基坑挖掘出三方池塘,暴露出基础与钢筋,平整场地,构成遗址广场。在场地最西侧,利用挖掘的土方堆出一个小山坡,与池塘构成负向的景观。
土坡下,以维护池塘基坑的蚀锈钢板作为外部模板,现浇设备间与厕所,与池塘的建筑语言相统一。将从别处拆卸下来的三个煤斗正立,置于其中一方池塘之上,作为雕塑形成视觉焦点。保留江岸上的传送带,将其中半圆形的橡皮履带更换为焊接的半圆形钢板,其上覆土,种植花草。
生态与休闲的双生花:净水池与咖啡厅
电厂作业中尚有一组储水、净水装置。两个圆形的净水池在拆除上方结构之后留下了基坑。设计保留其中一处基坑作为雨水花园,另一处改为咖啡厅。作为雨水花园的基坑种植着芒草等净水植物,池中铺有鹅卵石,大雨时能起到调蓄降水、滞缓雨水排入市政管网的作用。作为咖啡厅的基坑将之作为形式基础,上盖劈锥拱,以点式细柱落在以同心圆的方式形成的外圈基础上,内部的穹顶在顶部打开,为咖啡厅引入自然光,同时也将后方标志性的烟囱透漏出来。使人坐在下凹的净水池咖啡厅中既能透过柱间的开口瞥见一旁水塘般的净水池,又能抬头望见高耸入云的烟囱,回忆起这片场地的真实身份来。
弥漫探索的灰仓艺术空间
灰仓艺术空间本是电厂临江的三个干灰储灰罐,通过增设两块景观平台,将原先独立的三个灰罐连接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并通过采用朦胧界面的处理手法,将原先15米通高的封闭灰仓进行改造。整个空间的使用模式被想象成为一组完全公共的漫游路径,从底部的混凝土框架一直盘绕至灰仓顶部。在形成这样一个漫游的海洋后,以一种类似plug-in(插入城市)的模式将6个功能未确定的空间连同一组折跑楼梯一同插入。而在艺术品介入后最终形成了艺术讨论和公共漫游紧密咬合的空间触动模式。
适应性的景观塑造
因地制宜、顺势而为的做法贯彻了整个电厂段的改造中。不同时期的人工痕迹被无差别地并置,表达了对不同历史的尊重;迥异的微气候被识别出来,运用有限介入、低冲击手段加以维护和修复。电厂段搭建了一个对话的平台,探讨“滨水空间为人类带来美好生活”这一世界性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