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装着人生过场的空间,比如红白喜事、停丧、谷物晾晒......
2017年起,我们应政府的邀约对四川彭州小石村(现金城社区)进行了一系列的建筑设计与整体规划。经过仔细的对当地自然与人文的考察,我们确定了设计主旨:营造“同在屋檐下”的身份认同,同时让人们走出来,让行为发生,从而逐渐孵化出未来的乡村社区模型。
五统一公共空间在实践着“同在屋檐下的生产生活”的文化记忆传承。五统一公共空间产生于村民最基本的需求,震后重建的“单元楼式”小区与村民的农耕生活方式的矛盾,因此需要一个农具存放、谷物储存、洗衣晾晒、红白喜事、谷物晾晒的公共空间来平衡城乡二元冲突。
一切设计源于最本质的需求,五统一的选址,遵循着粮食晾晒和洗衣晾晒的基本需求,阳光的方向。为了最大限度的空出晾晒和坝坝宴的场地,建筑紧靠山体,繁茂的植被影响到室内的采光,不需要刻意的手法,自然顺应折线的方向开窗,让室内被自然照亮。站在室内,抬头看见树林,低头看见阳光,营造出在建筑上跑着山脊和阳光的景观。
整个场地靠着一座山和一片树林,建筑就着与“山”、“树林”的关系,形态因此产生,平面上的折线和立面上的折线放到一起,形成了“横看成岭侧成峰”的姿态。
我们将建筑布局在“单元楼”式的芭蕉苑小区南侧,为此小区做公共空间配套。建筑靠青山,面向小区,呈开放拥抱式形态,利用这种空间导向,将邻里空间放大、拉长。希望下楼的村民可直接看到五统一里发生的场景,促进交流,为各种文化事情的产生埋下了一颗种子。这种符号化的集体记忆不仅保持村落的乡土气息,也体现村落的乡村性,它所折射的文明,也将得到“生命”的延续。